郜城
在今山西祁县西南七里高城村。《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郜城 “在祁县西南七里。一名鹄城。今为高城村。相传晋大夫解狐所居”。
在今山西祁县西南七里高城村。《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郜城 “在祁县西南七里。一名鹄城。今为高城村。相传晋大夫解狐所居”。
初名咸熙寺。又名大佛寺、七佛寺。辽开泰九年 (1020) 建,在今辽宁义县城内东大街路北。明 《辽东志》 卷1义州: 奉国寺 “在钟楼东。一名七佛寺。佛宇高七丈,中有佛像七尊,高与殿称,中建石碑”。清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西。《左传》: 桓公十三年 (前698),楚伐罗,罗与卢戎大败楚师,“莫敖缢于荒谷”。即此。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左传》桓公十三年(前699年):楚伐
南宋大理国置,属善巨郡。治所即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置蒗蕖州。大理国置,即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属善巨郡。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置为蒗蕖州。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桃州。治所在今安徽广德、郎溪二县境。七年 (624) 废入绥安县。
在今河南淮阳县南。《元和志》 卷8宛丘县: “弩台,在县理古陈城南八十步。后汉陈敬王曾孙宠善弩射,十发皆同处。尝于此台教弩。”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蛇山。《舆地纪胜》卷66鄂州江夏县:万人敌城“在城东黄鹄山顶。亦古城也。西连子城, 下瞰外郭。建炎草窃犯城,郡守命其上以强弩射之, 寇退。因得其名”。
在今福建浦城县南。《清一统志 ·建宁府》: 南浦溪 “即建溪之上源也。源出浦城县西北渔梁山,南流经县城东,又绕而南,西南流入瓯宁县界,合建阳县之建溪水,曰双溪口。其下流总曰建溪”。在福建省北部。为闽江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通河县。后废。
即今四川南川市北福寿乡。民国 《南川县志》 卷2: 福寿场 “北路偏西五十里。俗呼罗洞坪,位高原上,大溪、龙川两夹之,上下各二十里。旧场名郑家街。……明季迁老场坪,去今场半里。清乾隆五十年移今地,更名
即今广东高明市西南合水镇,西接高要市界。明万历《广东通志》卷46:高明县有合水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