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白渠
即郑渠和白渠的合称。《班固·西都赋》:“郑白之沃,衣食之源。” 郑渠为韩水工郑国为秦所凿; 白渠为汉赵中大夫白公所凿。
即郑渠和白渠的合称。《班固·西都赋》:“郑白之沃,衣食之源。” 郑渠为韩水工郑国为秦所凿; 白渠为汉赵中大夫白公所凿。
①西汉置,属六安国。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寰宇记》卷129寿州霍邱县:“古泉水之阳,故名阳泉。”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移治今霍邱县东北,淠河入淮口附近。南朝宋废。②三国蜀置,属广汉郡。治
在今浙江天台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2台州:九折峰“在天台县东北三十里。僧智宴坐立道场处。孙绰赋所谓‘既克济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也”。
1913年废姚州改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姚安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中部、金沙江上游,蜻蛉河从县境中部流过。属楚雄彝族自治州。面积1803平方千米。人口20.3万。辖3镇、9乡。县
清雍正二年(1724)改真阳县置,属汝宁府。治所在即河南正阳县。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面积 1903 平方千米。人口74.6万。辖6镇、16乡。县人民政府
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似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与卓资县间,今地无考。东汉废。
①战国魏置,秦属邯郸郡。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西汉为魏郡治。东汉末相继为冀州、相州治。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三国魏都洛阳,邺仍为五都之一。十六国后赵、前燕、北朝东魏、北齐皆定
清顺治十八年(1661)置,属罗城县。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柳州府》:中峒隘“在罗城县西南三十里。路通庆远,环隘皆山”。
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青山镇。清乾隆《罗山县志》 卷 1 《镇店》: “青山店,西南六十里。”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49济源县:“《志》云,其山周回高峻,中深洼如釜,因名。”
东魏兴和二年 (540) 创建,原在今河北正定县城东南二里临济村。晚唐时住持僧义玄在此创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唐显通八年(867) 义玄逝世,其弟子建衣钵塔于正定城内东南隅,即今澄灵塔,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