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邵陵县

邵陵县

①西晋武帝避其父司马昭名讳,改昭陵县置,为邵陵郡治。治所即今湖南邵阳市。隋改为邵阳县。

②西晋改召陵县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里召陵寨。南朝宋为颍川郡治。北魏太和六年(482)移治奇頟城(今郾城县东南)。北齐天保七年(556)还治今郾城县东,属临颍郡。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道州。贞观元年(627)废。

③东晋侨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南。南齐后废。

④东魏置,属丹杨郡。治所在今河南沈丘县境。北齐废。


古县名。(1)西晋改召陵县置,治今河南省郾城县东。隋大业初废入郾城县。(2)西晋太康中武帝避其父司马昭名讳,以昭陵县改名,治今湖南省邵阳市。属邵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名邵阳县。


猜你喜欢

  • 五家子镇

    ①清置,属双阳县。在今吉林双阳县东南五家子村。《清史稿·地理志》 双阳县官商路:“南皇营,东南五家子镇,并达磐石。”②即今吉林双辽县东南五家子镇。《清史稿·地理志三》 双阳县:“东南五家子镇,并通磐石

  • 白藤岭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8藤县:白藤岭在“县西南百里。峻拔侵云,路通容县。多产白藤,县以此名”。

  • 乌拉珲河

    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清史稿·地理志》 大通县:“乌拉珲河西流,汇为二泊,曰三捷泡,曰二龙潭,泊旁地肥饶。”

  • 幵连口关

    明置,为长城关口之一。在今北京市怀柔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怀柔县:幵连口关“在县北,黄花镇东第十一关口也”。

  • 城口县

    ①1913年改城口厅置,属四川东川道。治所即今四川城口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②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大竹河(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大竹镇)。1935年初迁治洪口(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旋

  • 思逢县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南境。十三年 (639) 废入江安县。

  • 天心阁

    在今湖南长沙市东南角城堞上,与岳麓山遥相对峙。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部在此歼灭清兵甚众,城垣几被攻破,萧于此役殉难。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旧城区南门。原为天心、文昌二阁,清初重修并为天心阁

  • 广平湖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广平湖在“县东北五里”。

  • 大云院

    俗称石灰寺。在今山西平顺县城西北四十六里实会村北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岩院。天福五年建大佛殿,后周显德元年(954)建寺外七宝塔。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奉敕改寺名为大云禅

  • 开化场

    北宋乾德四年(966)吴越置,即今浙江开化县治。太平兴国六年(981)改置开化县。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吴越钱氏析常山县西部置,即今浙江省开化县城关镇。以境内开源、崇化二乡名得名。属衢州。太平兴国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