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邛水

邛水

①古名仆千水、文井江。即今四川邛崃市南之南河(邛崃水)。《明史·地理志》 邛州:“西有邛水, 自雅州流入,至新津县入大江。”《方舆纪要》卷71邛州:邛水在“州南五里。俗呼南河。源出雅州邛崃山,流入州界,与山溪诸水合,东流至崇庆州新津县境而入大江”。

②即今四川荥经、天全两县境之荥经河。《汉书·地理志》 严道:“邛来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

③在今贵州三穗县南。明郭子章《黔记》卷9:邛水“首受松明、藁把诸水,过司东行入洪江,首尾三百余里”。


猜你喜欢

  • 五林镇

    即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南五林镇。1946年东北革命根据地置五龙县治此。在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南部。面积496.7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五林村,人口5700。因境内五林河得名。1946年设五河林区

  • 钓鱼屿

    一作钓鱼台。即今台湾东北附属岛屿钓鱼岛。明陈侃 《使琉球录》 中 “过钓鱼屿”,即此。即“钓鱼岛”。

  • 钱家沟镇

    又名钱家铺。即今河北玉田县南钱家沟乡。濒双城河。清 《畿辅舆地全图》 玉田县: “钱家沟镇,县南三十五里。”

  • 瓦埠镇

    即今安徽寿县东南六十里瓦埠湖东岸瓦埠镇。《清一统志·凤阳府二》:瓦埠镇“在寿州东南六十里。肥水旋绕,舟楫商贩来往不绝”。在安徽省寿县东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地瓦埠街,人口96

  • 宏村

    在今安徽黟县东北二十五里际联乡,北通太平等地,始建于南宋绍熙初(1190)。现存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布局较为完整,古民居建筑也较多。在安徽省黟县城北11千米。古村落沿曲折小溪两岸和村中月塘和村南南湖分布,

  • 向阳镇

    即今吉林柳河县西南百二十里向阳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通化县图:西北有向阳镇。(1)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中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向阳,人口 8170 万。又名向阳

  • 东大食海

    指今阿拉伯海。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海外诸蕃国“天竺国又其西有海曰东大食海,渡之而西则大食诸国也”。

  • 石堰乡

    今四川沐川县西北高笋乡。清乾隆《屏山县志》卷1:石堰乡在“县西北三百四十里”。产铁,乾隆间尝设炉开采。1942年改为高笋乡。

  • 太阴县

    唐上元二年(761)改华阴县置,属华州。治所即今陕西华阴市。宝应元年(762)复名华阴县。古县名。唐上元二年(761年)改华阴县置,治今陕西省华阴市。属太州。宝应元年(762年)复名华阴县。

  • 温明殿

    西汉赵国宫城建筑之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八里赵王城。《后汉书·耿弇传》: 汉末刘秀击败王郎占领邯郸后,“时光武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李贤注: “汉赵王如意之殿也,故基在今洺州邯郸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