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化县

通化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金川县置,属会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二十里通化乡。大业初属汶山郡。唐武德初复属会州。贞观八年 (634)属茂州。天宝初属通化郡。乾元初复属茂州。后废。五代时,移小封县于此,仍改为通化,属威州。北宋天圣元年 (1023) 改为金川县,景祐四年(1037) 复为通化县,属威州。明洪武三年 (1370)废。

②清光绪三年 (1877) 置,属兴京厅。治所在头道江 (即今吉林通化市)。宣统初属兴京府。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0年为伪满通化省会。1942年析城区置通化市。1945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1969年迁快大茂镇。


(1)古县名。唐末改小封县置,治今四川省理县东北通化。属维州。宋属威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省入威州。(2)今县名。在吉林省东南部、浑江中游,西邻辽宁省。属通化市。面积 3728 平方千米。人口24.3万。辖12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快大茂镇。清光绪三年(1877年)于头道江置通化县,属兴京府。据《满洲地名考》:“以通沟之通,与已归王化的化,取名通化。”1914年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属辽宁省。1942年析通化街置通化市,通化县并存。1947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属通化专区。1947、1954、1960年三次通化市县合并;1948、1955、1962年三次通化市县分治。1971年县人民政府从通化市区迁快大茂镇。西北界龙岗山,东南界老岭。浑江西南流斜贯县境,支流三密河、罗圈沟河、哈泥河、富尔江等呈树枝状分布,建有英额布、湾湾川水电站。属中温带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48%。农产以玉米、稻、大豆为主,特产人参。盛产山葡萄。有铜、石墨、磷、硅石、石膏、镍、锌、金等矿。工业有制药、建材、电力、化肥、制纸、饲料加工以及采矿等厂矿。梅集铁路、201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犀浦镇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犀浦县置,属郫县。即今四川郫县东南二十里犀浦镇。在四川省郫县东部。面积27.6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犀浦,人口6400。因秦蜀守李冰在此置石犀一头,故名。1

  • 泰宁县

    ①东魏兴和中侨置,为泰宁侨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②北宋元祐元年 (1086) 改归化县置,属邵武军。治所即今福建泰宁县。明嘉靖 《邵武府志》 卷3载叶祖洽 《泰宁县改邑名记》: “泰宁

  • 羌谷水

    ①即汉呼蚕水。今甘肃西部陶勒河、北大河。《寰宇记》卷152酒泉县:“呼蚕水,一名潜水,亦名羌谷水,俗又谓福禄河,西南自吐谷诨界流入。”②即今甘肃省黑河及其上源甘州河。《汉书·地理志》张掖郡๲

  • 临庆国

    南朝宋泰始五年 (469) 改临贺郡置,属湘州。治所在临贺县 (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辖境相当今广西贺县、钟山、富川等县地。南齐复为临贺郡。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改临贺郡置,治临贺县(今广西贺州

  • 沙堨

    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南白河附近。《南齐书·魏虏传》:建武元年(494),北魏拓跋宏遣荆州刺史薛真度等“出南阳,向沙堨,筑垒开沟,为南阳太守房伯玉、新野太守刘思忌所破”。即此。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淯水(今白河)

  • 洛崖镇

    亦作落崖墟。即今广西柳城县西北洛崖乡。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柳城县图: 西北有落崖墟。

  • 田州城

    即定州城。今宁夏平罗县南姚伏镇。《方舆纪要》卷62宁夏镇:田州城“在镇北六十里。西夏所置,蒙古废”。《清一统志·宁夏府一》:定州故城“西夏无田州,盖即定州之讹。今俗呼田州塔。新渠旧县在其南”。田州塔在

  • 成固县

    秦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城固县东八里湑水河西岸。三国蜀汉改乐城县。西晋复名成固县。南朝宋改城固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城固县东汉江北岸。属汉中郡。南朝宋改名城固县。

  • 西高山

    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8龙门所:西高山在“所西五十里。山高耸,登其巅可以远望”。

  • 梁元帝陵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门外。《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西魏军将俘获的梁元帝萧绎活埋,降于西魏的萧詧 “使以布帊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葬于津阳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