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利江
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之桃城河。《明史·地理志》 养利州: “北有通利江,至崇善县注于丽江。”《方舆纪要》 卷110养利州: 通利江 “在州北。自龙英州流入境,又西南入崇善县界,合崇善江”。
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之桃城河。《明史·地理志》 养利州: “北有通利江,至崇善县注于丽江。”《方舆纪要》 卷110养利州: 通利江 “在州北。自龙英州流入境,又西南入崇善县界,合崇善江”。
亦作解支涧、西支涧。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晋书· 沮渠蒙逊载记》: 东晋义熙十三年 (417),北凉 “ (沮渠) 蒙逊为李士业败于鲜支涧”。《资治通鉴》: “ (李) 歆与战于解支涧,大破之。”
宋置羁縻黄平府,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元属播州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 改为黄平安抚司。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废。
亦作蒱江县。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定县置,属邛州。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元和志》 卷31蒲江县: “南枕 (蒲) 江水,因以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属邛州。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废
又曰柏岗埭。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五里。《宋书·元凶传》:太初元年(453),“劭遣人焚烧西装及左尚方,决破柏岗、方山埭, 以绝东军”。《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句容县“绛岩湖”条下:“与斗门同置,湖水
即今上海市上海县东北三林。明、清置三林巡司于此。
元于南京万户府地置,故址在今吉林延吉市东十五里城子山古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谋丹百一十 (里) 南京。” 清废。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 (221) 置,属广平郡。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二十二里。东魏天平初废。隋开皇十年 (590) 复置,属磁州,移治今肥乡县。大业初属武安郡。唐属洺州。元属广平路。明属广平府。民国初属直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阅马台南部。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清王朝调动大军南下武汉。10月 28 日中国同盟会领导人之一的黄兴,由香港经上海来到武昌。11 月 3 日,武昌起义军政府都督黎元洪在
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附近。《续汉书·郡国志》 南阳郡武当县注引《荆州记》:“县有女思山。”《寰宇记》卷143武当县:女思山“汉武当长来郡,女嫁为河内张德子,妇随夫还至此山,南望其父,思慕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