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坞
在今陕西铜川市北。《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九年 (384),“秦王坚自帅步骑二万以击后秦,军于赵氏坞”。义熙十二年 (416),“北地太守毛雍据赵氏坞以叛”。皆此。
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境。东晋太元九年(384年),前秦苻坚率军与后秦军战,败后秦军于此;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北地太守毛雍反叛,即以此为据点。
在今陕西铜川市北。《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九年 (384),“秦王坚自帅步骑二万以击后秦,军于赵氏坞”。义熙十二年 (416),“北地太守毛雍据赵氏坞以叛”。皆此。
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境。东晋太元九年(384年),前秦苻坚率军与后秦军战,败后秦军于此;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北地太守毛雍反叛,即以此为据点。
即今山西汾阳县南之虢义河。源于孝义市西北,东流经汾阳县南入汾水。《方舆纪要》卷42孝义县:“义水在县北十五里。亦出狐歧山,东流经此,一名行春川。流入汾阳县境,分为善利、得利、分利、丰义、紫金五渠堰,其
西藏古代族部名,旧称西女国或女国。《隋书·女国传》:“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王姓苏毗,字末羯。”《新唐书·苏毗传》:“苏毗,本西羌族,为吐蕃所并,号孙波,在诸部最大。东与多弥接,西距鹘莽硖
①清顺治十年 (1653) 改海州卫置,初隶辽阳府,后改属奉天府。治所即今辽宁海城市。民国初属奉天辽沈道。1929年属辽宁省。1985年改设海城市。②清同治十二年 (1873) 改盐茶厅置,属固原州。
在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旭日村九日山上。自晋以来,历代均有石刻。现存有摩崖石刻七十五方,分布于东西两台,有反映海外交通的祈风石刻十三方,记载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泉州郡守偕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约在今陕西榆林市境。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阿史德部置,属定襄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宁朔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界。
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吴村乡东北山阳村。《三国志·魏书·嵇康传》 裴注引《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
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东南呼玛河口。清末有协领驻此,管理鄂伦春人。库玛尔即呼玛的音变。
一名坛道山。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水经·涑水注》: “盐道山,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 ……路出北, 势多悬绝, 来去者咸援萝腾崟,寻葛降深,于东则连木乃陟,百梯
南朝陈置,治所在绥越县 (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境。隋废。南朝陈置,治绥越县(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属桂州。辖境相当今富川瑶族自治县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在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二十四里高丽营镇。清置经制外委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