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北浪平乡双凤村。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博白县图:西北有双凤墟。
①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以豫部蛮民置,属弋阳郡。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大明中属光城左郡。南朝梁为光州北光城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南朝梁置,为南郢州光城郡治。治所在赤石城(今河南潢川县南)
一作洞口。在今安徽歙县西南约三十里。《新唐书·王雄诞传》: “歙贼汪华据郡称王且十年,雄诞还师攻之,华以劲甲出新安洞拒战。雄诞伏兵山谷,以弱卒数千斗,辄走壁。华来攻,壁中奋殊死,不可下。会暮还,雄诞伏
亦作仪真卫。明洪武中改千户所置,属直隶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仪征县(今江苏仪征市)。后废。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中岛。因在南岛和北岛之间,故名。因海滩上有海滩岩出露,中国渔民向称石峙、石岛。
西魏置,属邛州。治所在依政县 (今四川邛崃市东南五十五里牟礼镇永丰)。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市东南部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
又称五福堂。在今福建泰宁县城内胜利一街。为明天启间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宅第。建于明万历年间,坐西朝东,面积达4500余平方米。院落主体五幢,分五道门一字排列。每幢均为三进,共有房一百二十余间。天井中置各式
西汉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美丽附近。南朝地入林邑,废。隋大业元年(605)复置,属荡州。三年(607)属比景郡。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广平省美丽附近。属日南郡。三国吴为日南郡治。晋
1933年日本占领期间置,属高雄州。治所即今台湾屏东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屏东市,为台湾省辖市。1950年改设屏东县。据 《清一统志·台湾府》: 半屏山 “在凤山县北七里。《通志》: 自台湾
在吉林敦化市境,即今牡丹江上源。《清一统志·吉林一》: 勒富善河 “在 (吉林) 城东南五百八十里,源出勒富善冈,东北流径宁古塔境,入毕尔腾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