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置,治所在龙巢县(北周改左阳县、隋改真阳县,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隋大业三年(607)废。
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清同治 《进贤县志》 卷25艺文诗有朱子 《过润陂市》 诗。
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北八十二里建南镇。清置巡司驻防。乾隆四十九年 (1784) 复设施南府同知驻此。在湖北省利川市西北部,北、西邻重庆市。面积307平方千米。人口7.13万。镇人民政府驻建南,人口 456
①在今浙江丽水市城区大溪南岸。摩崖有北宋米芾题刻 “南明山” 三字。《方舆纪要》 卷94处州府: 南明山 “在府南七里。泉石甚胜,山巅旧有千里亭,以高旷得名”。今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②在今浙江新昌县
又作茶札剌部。辽、金北境部族。当即蒙元史料所载札只剌部,为蒙古分部之一。据 《元朝秘史》 记载,其居地当在斡难河 (今俄罗斯鄂嫩河)中下游一带。《辽史· 道宗纪》 载,大安十年(1094),乌古部节度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白州置,治所在博白县 (今广西博白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博白县及陆川县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白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白州置,治博白县(今广西博白县)。辖境同白
北宋置,属南充县。即今四川南充市北芦溪镇。
在今江苏宜兴市南三十五里张公山麓,为石灰岩溶洞。《寰宇记》卷92宜兴县:张公山“山巅空穴到底,郭璞注云:阳羡有张公山,洞中南北二堂。故老传云:张道陵居此求仙,因有张公之名,四面水入圻溪”。《舆地纪胜》
1932年日伪分雅鲁县置,属伪兴安东省。治所即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博克图镇。旋废。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唐长庆二年(822)刺史白居易浚湖时筑。雍正《西湖志》卷7:白公堤在“钱塘门外石函桥北至余杭门”。故址当今环城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