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阳郡
东魏武定六年(548)改阳平郡置,属睢州。治所在谷阳城(今安徽固镇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固镇县地。隋开皇初废。
东魏武定六年(548)改阳平郡置,属睢州。治所在谷阳城(今安徽固镇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固镇县地。隋开皇初废。
亦谓岭外、岭表。指五岭以南地区,故名。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新五代史· 南汉世家》: “ (刘) 隐父子起封州,遭世多故,数有功于岭南。” 唐张籍 《送郑尚书》 诗云: “海北
即正洲隘。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镇舟镇(正州场)。清同治 《高县志》 卷6: 哨楼山“在正州。突兀高朗,登临四顾,群山在目。曩时镇雄夷猓相侵,居民于此建楼探哨,故名”。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坝底羌族藏族乡。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废。
又称西路中右翼末次旗。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桑特马尔嘎次。
即娑陵水。今蒙古国境之色楞格河。《新唐书·地理志下》:回鹘衙帐“北六七百里至仙娥河,河北岸有富贵城。……又自衙帐东北渡仙娥河,二千里至室韦”。古水名。又称仙萼河、娑陵水(《旧唐书·回纥传》)。即今蒙古
北宋置,属陕县。在今河南陕县东八十余里干豪。
在今四川德阳市。德阳有旌阳之称。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9德阳县: “县一名旌阳。” 故以名驿。
在今山东莒县东南。《水经·沭水注》: 浔水“出于巨公之山西南流,旧堨以溉田,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浔水又西南流入沭”。
即石臼河。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北。 《寰宇记》 卷61平山县: “县西北五十里水出焉, 亦谓之石臼水,又谓之鹿水,出行唐东入博陵,谓之木刀沟,又谓之袈裟水,从此过石疃山,南流入滹沱河。”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 敕木山在 “县南八里。山高数千仞,积雪经旬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