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肥水
即今西淝河。源自今河南太康县东南之清水河,东南流经鹿邑县西、郸城县东名肥河,又东南流经安徽亳州市南,涡阳、利辛二县之西,至凤台县西南峡山口入淮。《明史·地理志》 亳州:“南有西肥水,即夏肥水也。”
即今西淝河。源自今河南太康县东南之清水河,东南流经鹿邑县西、郸城县东名肥河,又东南流经安徽亳州市南,涡阳、利辛二县之西,至凤台县西南峡山口入淮。《明史·地理志》 亳州:“南有西肥水,即夏肥水也。”
一作东长寿。即今河北新乐市。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新乐县图:西南有东常寿。1958年新乐县迁冶于此。1992年改设新乐市。
在今河南正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50真阳县: 南龙冈 “在县南三里。势颇高峻,拱峙如屏”。
即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东十五里泥河。流入今洋河。 《水经· 㶟水注》: 黑城川水“有三源,出黑土城西北,奇源合注,总为一川,东南径黑土城西,又东南径大宁县西,而南入延河”。
①北魏景明元年(500)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因县频山有二土阙,状似门,故曰土门。隋大业二年(606)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属宜州。唐贞观十七年(643)又废。②唐武德二年
一名江孜。即今西藏江孜县。《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季阳则城 “在日喀则城东南一百二十里”。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昌邑乡。《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西汉景帝三年 (前154) 吴楚七国反,吴攻梁,周亚夫 “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 (吴兵) 乃引而去,大尉出精兵追击,
在今福建福安市东南双岩。《方舆纪要》卷96福安县:双岩岭在“县东南百二十里。宋建炎间,韩世忠讨建‘寇’范汝为,尝屯兵于此”。古山名。在今福建省福安市东南。南宋建炎间,韩世忠与范汝为战,尝屯兵于此。
即今浙江龙游县东三十里湖镇。明置湖头镇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安溪县东北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7.8万。镇人民政府驻湖头,人口1.6万。因四面环山,形似大湖,古称阆湖。宋朱熹改为今名。1949年
亦作和托和尔山。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布赫塔尔玛河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布克图尔玛河 “二源: 东源发自阿勒坦山梁; 西源发自和托霍尔岭,分西流百里汇为海尔库门河。又西北流五十里为布克图尔玛
在今云南楚雄市西郊。 《清一统志·楚雄府》: 峨山“在楚雄县西门外。 《通志》: 上有石,形似屏,高八尺,郡之得名以此”。现为峨碌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