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氏亭
一名裘亭、裘氏城。在今河南通许县东。《水经·渠水注》: 沙水 “又东南径陈留县裘氏乡裘氏亭西”。《寰宇记》 卷1陈留县: “裘氏城在县南六十里。《陈留风俗传》 云,陈留有裘氏城。《城冢记》云,秦时故县也。”
一名裘亭、裘氏城。在今河南通许县东。《水经·渠水注》: 沙水 “又东南径陈留县裘氏乡裘氏亭西”。《寰宇记》 卷1陈留县: “裘氏城在县南六十里。《陈留风俗传》 云,陈留有裘氏城。《城冢记》云,秦时故县也。”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乍浦“在县南二十里,与海盐县接界。县南境之水,悉汇于此。《志》云:乍浦之水,旧自官河入海,元至正间,番舶皆萃于此”。
亦作彭镇墟。即今广东和平县东南五十里彭寨镇。清雍正 《广东通志》 卷18: 和平县有彭镇墟。
在今新疆乌恰县西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疏勒府布鲁特岳瓦什部辖境中有“玉区塔什”。
战国时蜀国都城。在今四川成都市, 与广都、新都号为三都。成都之得名,据《太平御览》卷166引《史记》曰:“周太王逾梁山之岐山,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有成都之名。”另据温少峰《试为“成都”得名进一解》(
①北齐改角城县置,为淮阳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北周改为临清县。②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耿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西北四十五里古贤村。后属汾州。大业初属文城郡。唐武德元年(6
在今山东济宁市南二十四里唐口镇寺下郝村东。原名香葬堆,后因在堌堆上建寺院,故改今名。堌堆高4米,直径100米,为新石器时代遗址。经发掘其底层均为石匣, 中上层每个大石匣又装有若干小石匣。石匣内随葬品有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左传》:定公十二年 (前498),“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人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水经·泗水注》: “阜上有季氏宅,宅有武子台。今虽崩夷,犹高数丈。”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丽岗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化州有尖岗墟。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尖冈墟在“州北三十里”。
宋元时置,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四十里。明初废。宋元置。在今江西省都昌县西。明初废。
即今甘肃金塔县治。《清一统志·肃州》:王子庄堡“在州北一百里。初察罕巴勒子莽格和尔耕牧之地,后与诸番族互相攻杀,遗众流散,其地遂墟。旧有州同驻防”。1913年于此置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