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港
即今江苏阜宁县东北二十二里蛤蜊港。清光绪 《阜宁县志》 卷2 《津梁》: 有蛤蜊港渡。
集镇名。在江苏省阜宁县东北部、蛤蜊港汇入射阳河处。合利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100。明初以聚落河畔盛产蛤蜊而得名。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建材、塑料、机械、服装、食品等厂。为县东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吴合公路经此。
即今江苏阜宁县东北二十二里蛤蜊港。清光绪 《阜宁县志》 卷2 《津梁》: 有蛤蜊港渡。
集镇名。在江苏省阜宁县东北部、蛤蜊港汇入射阳河处。合利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100。明初以聚落河畔盛产蛤蜊而得名。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建材、塑料、机械、服装、食品等厂。为县东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吴合公路经此。
又作冲堆宗。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南冲堆。“葱堆”,藏语意为集市。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寺以山名。因寺左侧有世界最大的弥勒石刻像乐山大佛,亦名大佛寺。寺始建于唐,元代寺毁。明洪武八年 (1375) 重建,明末又遭兵燹。清康熙六年(1667) 重建。此后又多次修
北魏置,为荆州襄城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孝昌中为南襄州襄城郡治。
在今湖南湘阴县南。《方舆纪要》 卷80湘阴县 “湘江” 条下: “ 《志》 云,县南三十五里有哀江,亦名哀江浒,旁有大哀,小哀二洲,以舜二妃哀思于此而名也。其水自湘江分流,过敖头,经板滩,至女洲,历县
在今河北蔚县西。 《水经·㶟水注》: 热水“出绫罗泽,泽际有热水亭,其水东北流注祁夷水”。即此。
1941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由沁水县析置,属太岳区。治南阳村(今山西沁水县西南南阳村)。1947年撤销,与士敏县合并,复置沁水县。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山西省沁水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
即今甘肃会宁县北八十里甘沟驿乡。清于此置驿及干沟递运所。为通往靖远县孔道。
北宋置,属延安府。在今陕西子长县东南。后废。
①在今湖北安陆市。《晋书·苻坚载记》:东晋太元八年 (383),苻坚大举伐晋,慕容垂 “攻陷郧城”。即此。②在今湖北松滋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64江陵府: 郧城 “《皇朝郡县志》: 按 《旧经》 云
明正统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 南部波罗河流域。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