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池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宋程大昌 《雍录》卷3唐东内大明宫: 蓬莱池 “在龙首山北平地矣,龙首山势至此而尽”。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宋程大昌 《雍录》卷3唐东内大明宫: 蓬莱池 “在龙首山北平地矣,龙首山势至此而尽”。
即今河南浚县西五十里巨桥乡。《清一统志·卫辉府二》:巨桥乡“在浚县西五十里。 《明统志》:即武王发巨桥之粟处”。
一作荡源县。唐武德四年析安阳县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鹤壁市东南六里故县村。六年(623)改属相州。贞观元年(627)改为汤阴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汤阴县置,治今河南省汤阴县西南、鹤壁市
亦作倭西门。清光绪十二年 (1886)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鸥浦乡北鸥浦村。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33黑河所属卡伦: “倭西们,距安干一百十六里,多平原可垦之地。” 1929年于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南七十里,沱江西岸。明置巡司于此。清光绪间,戊戌变法被杀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是本镇人。刘坟在镇西南。在四川省富顺县东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赵化,人口 5500。
即今山东曹县东南青固集镇。清康熙 《曹县志》 卷1 《集镇》: 青堌集在 “县东南五十里”。1945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置复程县治此。
亦名革什咱安抚司。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 置,属雅州府。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革什扎乡。宣统三年 (1911) 改流,属道坞委员。
北周保定二年 (562) 置,治所在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江南岸)。三年 (563) 废。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治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水南岸)。次年废。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天目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二》: 禅源寺 “在于潜县天目山狮子岩右,元建,名狮子正宗寺。本朝康熙初僧玉琳重建,后毁。雍正十一年再建,赐今额”。1941年被日本飞机炸毁。
即广南东路简称。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贺江、罗定江、漠阳江以东地区。元至元间废入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即“广南东路”。
在今湖北蕲春县南。《清一统志 ·黄州府》: 宗渡河 “在蕲州 (治今蕲春县西南蕲州镇) 东八十里。西流入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