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蒲子县

蒲子县

①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即今山西隰县。三国魏属平阳郡。西晋永嘉时,十六国前汉刘渊曾都于此。北魏废。

②北周大象元年 (579) 改石城县置,属五城郡。治所在今山西蒲县东南五十里。隋开皇元年 (581)移治今蒲县东北二十八里,五年改属隰州。大业二年(606) 改为蒲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山西省隰县。属河东郡。三国魏、晋属平阳郡。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十六国汉刘渊曾都于此。三年徙都平阳,于此置大昌郡。北魏废。(2)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治今山西省蒲县东南。属五城郡。隋属隰州,开皇元年(581年)移治今蒲县东北,大业二年(606年)又移治今蒲县西南,并改名蒲县。


猜你喜欢

  • 明溪砦

    ①五代时置,属辰州。即今湖南沅陵县西北五十八里明溪口镇。北宋熙宁九年 (1076) 废。寻复置。明置明溪巡司。②南宋绍兴间置,属清流县。在今福建明溪县。元改为明溪站。

  • 钱塘道

    1913年依前杭嘉湖道改置,属浙江省。治杭县 (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昱岭、分水江、富春江、钱塘江、杭州湾以北地区及富春江南岸富阳东部地。1927年废。1914年6月以清末杭嘉湖道区域置,治

  • 西付集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四十里西符村乡。明正德《大名府志》卷1:元城县有西付集。集镇名。在河北省大名县城东南部。西付集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630。马陵村曾为较大集市,后将一部分西迁,仍附属于马陵,故名西

  • 昭君墓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为西汉时远嫁匈奴单于和亲的王昭君之墓。墓体为覆斗形封土堆,高33米,由人工夯筑。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墓前、墓顶各建有亭。墓草青青,树木参天。远望呈青黛色,故

  • 又作顾。夏方国。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北。为商汤所灭。《诗经·商颂·长发》: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或说雇即扈,春秋郑地,在今河南原阳县西。《春秋》: 文公七年 (前620) “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

  • 八关

    ①东汉中平元年(184),灵帝为阻止黄巾军进攻都城洛阳,置八关都尉,驻洛阳西南散关城(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三十里洛水北岸),统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②明万历二十二年(15

  • 南湘江

    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之南港。《明一统志》 卷82琼州府: 南湘江 “在感恩县 (治今感城镇) 南三十里。源发黎母山,至此西南入于海”。

  • 闵山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6潜山:闵山“在县西八十里。有果老岭。产茶甚佳,山最深处曰蟠山,以蟠曲名”。

  • 弥勒州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弥勒千户,二十七年 (1290) 改弥勒州,属广西路。治所即今云南弥勒县。明代属广西府。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降为弥勒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大理弥勒部

  • 扎萨克图汗部

    清外蒙古左喀尔喀四部之一,称喀尔喀西路,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明末,喀尔喀蒙古右翼长素巴弟始称扎萨克图汗,子、孙相继袭号。康熙二十七年(1688),其部被噶尔丹击溃,素巴弟曾孙策旺扎布率众投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