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
亦作壶芦岛。即今辽宁锦州市东南葫芦岛。因半岛突入海中,形如葫芦而得名。明 《辽东志》 卷1宁远卫: 葫芦岛 “在海岸四十里,半山入海”。
亦作壶芦岛。即今辽宁锦州市东南葫芦岛。因半岛突入海中,形如葫芦而得名。明 《辽东志》 卷1宁远卫: 葫芦岛 “在海岸四十里,半山入海”。
即今山西定襄县南南王乡。《清一统志·忻州》 “待阳村堡” 条下: 定襄县东南有南王村山寨。
清雍正六年 (1728) 改施州卫置,属归州。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十三年 (1735) 为施南府治。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 年为施鹤道治。1932年直属湖北省。1981年析城区置恩施市。1983
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南五里。《方舆纪要》卷84进贤县: 院泽水 “源发临川县界之槲山下,会于臧溪,湾旋九曲,下流东北出,入鄱阳湖”。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平罗县南姚伏镇。
清置,属祁县。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四十里盘陀村。在福建省漳浦县西部、盘陀岭东麓。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盘陀,人口2010。以盘陀岭得名。1952年设盘陀乡,1958年后属石榴公社。
又作顾。夏方国。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北。为商汤所灭。《诗经·商颂·长发》: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或说雇即扈,春秋郑地,在今河南原阳县西。《春秋》: 文公七年 (前620) “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
在今浙江海宁市。《方舆纪要》 卷90海宁县: 硖石山 “一名紫微山,其并峙者曰赞山,两山相夹,中通河流,曰硖石湖”。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十五年 (1556) 倭寇两次侵犯硖石,均停泊于此。
即今湖北崇阳县东十六里白霓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崇阳县东有白霓桥镇。
1912年仍因清制置,治长春县(今吉林长春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吉林、永吉、桦甸、靖宇以西,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长岭、长春、伊通、盘石以北地区。1914年改为吉长道。清末置,治长春
1940年3月由沂水、临沂、莒县三县析置,治界湖镇(今山东沂南县)。1941年12月撤销。1942年7月复置,仍驻界湖镇。在山东省东南部、沂河中游。属临沂市。面积 1798.3 平方千米。人口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