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荥阳县

荥阳县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正始三年 (242)为荥阳郡治。北魏太和十九年 (495) 徙治大栅城(今荥阳市)。北齐为成皋郡治。隋属荥阳郡。唐武德四年 (621) 属郑州。天授二年 (691) 改为武泰县。万岁通天元年 (696),复为荥阳县,属洛州。神功元年 (697) 改为武泰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荥阳县,二年 (706) 改属郑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 废入管城县。元祐元年 (1086) 复置。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94年改设荥阳市。


(荥xíng) 古旧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古荥,属三川郡。三国魏为荥阳郡治。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迁治大索城(今城关镇老城),仍为荥阳郡治。隋开皇中属郑州,大业初属荥阳郡。唐以后属郑州。明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等十三家七十二营农民起义军大会于此。1994年撤销,改设荥阳市。


猜你喜欢

  • 成山寨

    一名刘成山砦。在今湖北咸宁市西五里。《舆地纪胜》卷66鄂州:刘成山寨“在咸宁县西五里。山周十余里,中可容数千人。四壁峭峻惟一径可入,建炎间,乡民聚浪保守,贼不能窥”。

  • 南扶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怀德县(今广东信宜县东北)。因僚族起义,侨治泷州 (今罗定市南)。后徙治信义县 (今信宜县西南镇隆镇)。贞观元年 (627) 废,二年 (628) 复置。辖境相当今广

  • 叉头镇

    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七十里。《明史·地理志》灵寿县:“北有叉头镇巡检司,后迁于慈峪镇。”

  • 平茶所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清废。

  • 投书涧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上。《清一统志·泰安府一》:“《旧志》,胡瑗与孙复、石介讲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得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读, 人名其处为投书涧。涧西建讲学堂。”

  • 北宋时对西藏前藏地区的汉译称。吐蕃王朝(约629—842) 沿臧河 (今雅鲁藏布江) 南北两岸置乌如 (中央翼)、要如 (左翼)、叶如 (右翼)、如拉(分支翼) 等军政区域。吐蕃王朝灭亡后,原建置废,

  • 斡端

    又作五端、阿端、扩端、忽炭。即今新疆和田市。《元史· 世祖纪》: 至元十五年 (1278) 一月,“阿老瓦丁戍斡端”。十六年(1279),“以忽必来、别速台为都元帅,将蒙古军二千人、河西军一千人,戍斡

  • 格布特岛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海岸图古尔河口外之大尚塔尔岛。清康熙 《皇舆全览图》:兔呼鲁河口外大海中有 “可布特哈达”。

  • 通化市

    1942年伪满析通化县城区置,为通化省会。治所即今吉林通化市。1945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属吉林省。简称通。在吉林省东南部,东界鸭绿江邻朝鲜。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761

  • 静边砦

    北宋天禧二年 (1018) 置,属德顺军。在今甘肃静宁县东南。金改为静边县,寻复为砦,属通边县。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