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川砦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岷州。即今甘肃宕昌县西北理川镇。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岷州。即今甘肃宕昌县西北理川镇。
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陇城乡。《后汉书· 隗嚣传》: 建武八年 (32)春,“来歙从山道袭得略阳城,……嚣自悉其大众围来歙。公孙述亦遣其将李育、田弇助嚣攻略阳,连月不下”。即此。东汉
在今四川忠县东北长江北岸石宝镇附近。孤峰突起,巉石凌空,四周如削,形若玉印,故又名印山、玉印山。清乾隆初,乡民创建岑楼,嘉庆二十四年(1819)又重建。道光《忠州直隶志》卷1:“楼冠山巅,游人轳转螺旋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九十里,黄华河东岸。《明史·地理志》:岑溪县东南有上里平河村巡司。《清一统志·梧州府二》:上里平河巡司“在岑溪县东南平河。旧置镇乌峡山下,今移于此”。
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七十二里甸湖镇。清置巡司于此。
①元置,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高桥镇。明废。②元置,属郁林州。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南桥圩镇。明改为驿。③清置,属锦县 (后属锦西厅)。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高桥镇。《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十三山站” 条下:
又名斗城。故址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十里。《方舆纪要》 卷25无锡县 “阖闾城” 条引 《舆地志》:“历山西北有范蠡城,蠡伐吴时筑。”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清一统志·南安府》:龙华隘“在大庾县东八十里,与信丰县铁塔锅密迩”。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二十四里。为南齐明帝陵。《元和志》卷25润州丹阳县:“明帝鸾兴安陵,在县口东北二十四里。”
在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西北金墉城的东北角。三国魏文帝时筑。三国魏文帝时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魏晋洛阳故城东北隅。
即二赞行溪。今台湾省台南、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源出高雄县北旗山附近丘陵间,西南流至台南、高雄二县界上,西流入海。郑氏治台期间,为承天府与南路联系必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