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头镇
北宋置,属富顺监。即今四川自贡市南永安镇 (毛头铺)。《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茆头在“监西九十里”。
北宋置,属富顺监。即今四川自贡市南永安镇 (毛头铺)。《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茆头在“监西九十里”。
元至正六年 (1346) 改散毛府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元末明玉珍改为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元至正六年(1346年)改散毛府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元末明玉珍时改置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
1924年日本占领期间置,属高雄州。治所即今台湾省高雄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高雄市,为台湾省辖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是台湾第二大城市。北、东、南为高雄县境所包,西临台湾海峡南口。面积153
即今广东阳东县南雅韶镇之北津村。《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北津砦“在县南北津山上。旧有望海亭。万历四年奏置北津水砦,十四年城之,以防海寇。《海防考》:海陵山西南戙船澳,旧为御倭要地, 水师巡哨, 皆
亦作天长海口、胶海口。在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交水县附近,为红河入海之口。《明史·张辅传》:永乐五年(1407),张辅等“击破(黎)季犛舟师于木丸江。……追至胶水县闷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交水附近。明永乐
即今甘肃徽县东南五十里虞关乡。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四川垫江县东北武安乡。清光绪《垫江县志》卷2:母安桥场在“治北三十五里”。
即今四川汉源县南大树乡。《方舆纪要》卷74越嶲卫“晒经关”条下:“镇蛮堡亦名大树堡,在两山峡口,北临大渡河,与河北羊脑山相望,为大小冲番往来之所。”清设把总驻防, 同治三年(1863),清将屠杀石达开
为京绥铁路之支路。自北京西直门站至门头沟京西煤矿。全长26公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建成。1928年后称平门铁路。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宴中镇。《方舆纪要》 卷101新宁县 “上川山” 条: “下川相近者曰海宴村。洪武四年,海寇钟福泉等挟倭船寇海宴,下洲官兵追讨,至阳江平之。”
①北周天和元年(566)置,治所在嘉诚县(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县境。隋开皇七年(587)废。②隋开皇七年(587)改邓州置,治所在尚安县(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寰宇记》卷134文州:废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