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苏州

苏州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南横山东)。以姑苏山得名。大业初复为吴州,寻又改为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苏州,七年(624)徙治今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吴县、常熟市以东,浙江桐乡、海盐东北和上海市大陆部分。开元二十一年(733)后,为江南东道治所。天宝元年(742)复为吴郡。乾元后仍为苏州。五代晋以后辖境缩小为上述江苏部分及上海市嘉定、宝山二区地。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为平江府。

②辽兴宗以南苏地置,治所在来苏县(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金皇统三年(1143)废。贞祐四年(1216)复置,后废。

③元末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四十里苏州坝。一说即今冕宁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宁番卫:苏州“借苏示之义以名之”。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改为苏州卫。


(1)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吴州置,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以姑苏山得名。大业初复为吴州,后改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又改苏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以东,浙江省桐乡市、海盐县以东北及上海市大陆部分。五代晋后缩小为上述江苏省部分及上海市嘉定、宝山二区。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为平江府。唐为江南东道治所。(2)辽兴宗时置,治来苏县(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金州区及附近区域。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3)元于邛都地置,治今四川省冕宁县北。属建昌路。辖境相当今冕宁县泸沽镇以北一带。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建昌府,二十一年兼置苏州卫,二十五年州废,二十六年改苏州卫为宁番卫。


猜你喜欢

  • 延洲

    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荆门山东。《隋书·杨素传》:杨素伐陈,陈将吕仲肃军溃于岐亭,“仲肃复据荆门之延洲”。即此。在今湖北省枝城市附近长江中。隋将伐陈,崔仲方谓陈虽于延洲等处置船,但终将聚集于峡口、汉口等地

  • 英豪煤矿支线

    从河南渑池县西英豪站至矿区。长45.1公里。为陇海铁路支线。1937年建成。

  • 赤山镇

    即今山东荣成市南斥山镇。明置巡司,属文登县。清雍正十二年(1730)移于石岛口(今石岛镇)。在江西省上栗县东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赤山桥,人口 1930。因附近赤山桥得名。

  • 清远桥

    又名迎恩桥、大安桥。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门外府河上。《资治通鉴》: 唐光启三年 (887),王建攻成都,“田令孜登楼慰谕之,建与诸将于清远桥上髧发罗拜”。即此。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唐光启三年(887年

  • 连山镇

    ①北宋置,属雒县。即今四川广汉市东三十里连山镇。②南宋绍兴六年(1136)废连山县置,属连州。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十八年(1148)复为连山县。在四川省广汉市东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

  • 黄榆店

    在今河南禹州市南。《金史·移剌蒲阿传》: “至黄榆店,望钧州二十五里,雨雪不能进,盘营三日。”在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续资治通鉴》: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蒙古兵自唐州趋汴,金将完颜合达等自邓州赴援

  • 蓝坊镇

    即今广东蕉岭县东二十里蓝坊镇。《明史·地理志》 镇平县: “东有蓝坊巡检司,自石窟司迁治,更名。”(1)在江西省高安市东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单圩街,人口6510。以境内蓝坊

  • 五城营

    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南五城。《清一统志·徽州府》:五城营“在休宁县西南五十里。五城相去五十里。明嘉靖四十四年置”。

  • 青化砭

    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北青化砭镇。1947年3月,西北野战军在此伏击国民党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全歼敌军近三千人。

  • 李官桥镇

    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江水库内。清咸丰《淅川厅志》卷1《集镇》:李官桥“在顺阳保。城东南九十里,旧四大镇之一。今有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