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苏寨山

苏寨山

在今河南舞阳县西。《方舆纪要》卷51舞阳县:“县西有苏寨山。《邑志》云:水源出于此。”


猜你喜欢

  • 中滦镇

    即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二十八里黄河北岸钟銮城村。元时为漕运中转站。《元史·食货志》:“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陆运至淇门(今河南浚县西南),入御河(今卫河),以达于京。”后以劳费不赀,

  • 窣勃野

    即悉补野。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旧唐书·吐蕃传》 载吐蕃王室祖先 “遂改姓为窣勃野”。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乃东、穷结等县境。

  • 红宜县

    1937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红泉、宜川二县合置,治临镇(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取二县首字为名。同年12月改置固临县。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7年由陕西省红泉、宜川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治今延

  • 浯勒扎河

    亦作斡里扎河。即今蒙古国东方省北部之乌勒吉河 (乌尔扎河)。《元朝秘史》 卷4: 金命王京丞相 (即完颜襄) 征塔塔儿 (即阻䪁), 将塔塔儿人逆着浯勒扎水追来。

  • 会仙岩

    ①在今福建光泽县北。《清一统志·邵武府》:会仙岩“在光泽县北四十里。高二千余丈。岩口有石穴,中深而方,清泉常满。俗名石斗岩。后涧泉出自穴中,高数丈, 名曰水漈”。《方舆纪要》作“令仙岩”,或误。②在今

  • 邓川县

    1913年改邓川州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三十八里邓川镇。民国《云南省民政厅<有关各县更改县名>案卷》:“邓川县名系由唐时六诏中邓赕诏之土名继续更易,沿用至今。”1929

  • ①春秋郑地,在今河南郑州市南。一说在今延津县北。《左传》: 宣公三年 (前606),“晋侯伐郑,及郔,郑及晋平”。②春秋楚地,在今河南项城市南。《左传》: 宣公十一年 (前598),“楚左尹子重侵宋,

  • 柴水

    一名壑水。即今寨河。淮河支流。源出今河南新县西,东北流经光山县,至潢川县西北入淮河。《水经·淮水注》: “淮水又东,右合壑水。水出白沙山,东北径柴亭西,俗谓之柴水。……又东北入于淮。”

  • 陆羽泉

    俗名观音泉。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虎丘山塘。张又新品为吴中水品第三。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29:石井“今剑池傍经藏之后有大石井,面阔丈余,嵌岩自然。上有石辘轳,……绍兴三年,主僧如璧,始淘古石井,去淤泥五

  • 仇池郡

    ①东晋太元中置,治所在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镇,后复为郡。曾为梁州,益州、南秦州、成州治。隋开皇初废。②北魏置,属东益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西魏改为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