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箔岭口
在今河北元氏县西旷村乡铁里门。《方舆纪要》卷14元氏县:苇箔岭口在“县西八十里,北至故关亦八十里。正统四年设,嘉靖二十年增官兵于此”。民国《元氏县志》:苇箔岭口“在北旷村正西,俗呼铁里门”。
在今河北元氏县西旷村乡铁里门。《方舆纪要》卷14元氏县:苇箔岭口在“县西八十里,北至故关亦八十里。正统四年设,嘉靖二十年增官兵于此”。民国《元氏县志》:苇箔岭口“在北旷村正西,俗呼铁里门”。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北里陡沟镇。清乾隆《无为州志》卷4《镇集》:斗沟坝“在治东北三十里铜城乡”。
①隋改临津城置,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大河家。《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 (609),炀帝西击吐谷浑,“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北,陈兵讲武”。即此。②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黄河
①北齐置,在今山西稷山县西北。《北齐书·斛律金传》:北齐天保十年(559),斛律光“遂取文侯镇,立戍置栅而还”。②疑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境。《资治通鉴》:南朝陈永定三年(北齐天保十年,559),“齐斛律光
即今河北霸州市东杨芬港乡,为大清河入三角淀之口。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霸州图:东有杨芬港。
①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南双港铺。②清置,属天津县。即今天津市南郊区海河西岸双港镇。清设千总驻守。③即今江西波阳县西双港镇。鄱江经此西北行二十二里入鄱阳湖。为濒湖水陆要隘,清时有水师营参将驻
即今四川荣昌县西安富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荣昌县:安富铺“在县西三十五里”。
北周闵帝改北地郡置,治所在义亭城(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十里旧县村)。武帝建德二年(573)废。
亦称归化城土默特部。明蒙古部落。《清一统志·归化城六厅》:“嘉靖间谙达(旧作俺答)筑城于丰州滩,采木架屋以居,谓之板升(板升汉言屋也)。是为西土默特。”驻地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游牧地相当
北周建,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周书·李贤传》:荆州群蛮反,“令贤与贺若敦率骑士七千,别道邀截,击蛮帅文子荣,大破之。遂于平州北筑汶阳城以镇之”。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东求吉乡。一说今平武县境。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1 《边防记》: “ 《古迹志》 ……宋时分上、下、中潘三州。今阿失寨即上潘州,班班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