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芳桂宫

芳桂宫

在今河南渑池县西黄花村。唐仪凤二年(677)置,名紫桂宫。调露二年(680)改名避暑宫,永淳元年(682)改名芳桂宫,弘道元年(683)废。《旧唐书·韦机传》:永淳时,“高宗幸东都,至芳桂宫驿”。


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黄花村。唐仪凤二年(677年)置,名紫桂宫,调露二年(680年)改名避暑宫,永淳元年(682年)改名芳桂宫,弘道元年(683年)废。地处交通要道,设有驿。《旧唐书·韦机传》:永淳时,“高宗幸东都,至芳桂宫驿”。


猜你喜欢

  • 乱岭口关

    一名乱岭关。明置,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北乱岭关村。《清一统志·大同府》:乱岭口关“在浑源州东四十里恒山左胁,路通广灵县。明洪武七年设巡司,后裁”。

  • 成德军

    又名恒冀、镇冀。唐方镇名。宝应元年(761)置。为收抚安禄山、史朝义余众而设河北三镇之一。治所在恒州(今河北正定县)。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恒、冀、深、赵四州,相当今河北沙河、滹沱河下游以南,献县、

  • 方山原

    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十二年(1142),金人遣贺景仁来分划,“乃割商、秦之半,存上津、丰阳、天水三邑及陇西成纪余地,弃和尚原、方山原,以大散关为界”。在今陕西省宝鸡市

  • 郏城县

    ①亦作城、 城。 北魏改郏县置, 属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郏县。北齐废。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管州。治所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大业初废。③隋大业四年 (608)

  • 豆沙关

    在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清代以来称豆沙关。《清一统志·昭通府》:豆沙关“在大关同知治雄魁城西南一百五十五里,前临大河,为下方咽喉”。按,“西南”应为“东北”。该关以彝族守关将领“豆杓”的名字命名,

  • 合坝夺杂寨

    在今四川若尔盖县境。清雍正元年(1723)置合坝夺杂寨土百户。

  • 查山

    俗名大石头。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清一统志·松江府一》 “查山” 条引 《新志》 云: “相传仙人查玉成曾炼丹于此。今有浴丹井。”即“敬亭山”。

  • 铅山县

    五代南唐保大中升铅山场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永平镇。《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铅山县: 铅山 “南唐升元二年置铅场,保大中改立铅山县皆以山名也”。南宋绍定中,迁治今铅山县永平镇北。元至元二

  • 九里城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附近。《资治通鉴》:南朝齐中兴元年(501),萧衍攻张冲于郢州,“使(王)茂等帅众济江,顿九里”。胡三省注:“其地去郢城九里,因以为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资治通鉴》:南朝

  • 黄陵矶镇

    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四十里黄陵镇。清设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