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都镇
即今河北井陉县东南十二里南良都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井陉县图:东南有良都村。
即今河北井陉县东南十二里南良都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井陉县图:东南有良都村。
亦曰小官镇。明洪武九年 (1376) 置,治所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金山卫。清雍正二年 (1724) 改置金山县。乾隆十七年 (1752) 省卫。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即今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金山卫
①在今甘肃甘谷县城西南三里。山上原有石窟二十二处,殿阁屋宇九十四座均遭严重破坏,因有一尊高23.3米的石胎泥塑大佛而得名。《寰宇记》卷150秦州废伏羌县:“大像在废县东一里。石崖上有大像一躯,长八尺,
在今四川三台县南郪江镇。民国《三台县志》卷1:千字坟在“城南,距城一百二十里。乾隆十七年兴场。通中江小路”。北有汉代墓葬群。
本巴林部,清初建巴林左、右翼两旗,属内蒙古昭乌达盟。左翼旗驻今巴林右旗东北一百里幸福之路苏木北八里敖日盖村。1914年属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32年改设林东县,1934年复改巴林左旗,属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升葭芦寨置,治所即今陕西佳县。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设晋宁州。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以葭芦寨置,治今陕西省佳县。属河东路。辖境约当今陕西省佳县、吴堡县和山西省
一名弘农涧。即今河南灵宝市东宏农涧河或涧河。《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阳华之山“门水出焉, 而东北流注于河”。《水经·河水注》:门水“北径宏农县故城东,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之东南。《吴地记》:横山有“晋门下侍郎陆云坟”,因名。清光绪《吴县志》卷40:陆墓山“在横山东南张家桥,俗称陆墓山。《卢志》、《旧经》误为陆士龙坟,今相传为陆机墓,皆非是也”。
在今湖北郧西县西。《方舆纪要》卷79上津县:八里川“在县西南三十里。亦曰八里河,流入吉水”。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百余里。地势幽险。清乾隆末征苗时,吴陇登等诱执吴八月于此。
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即今广西凌云县。元废。北宋置,为邕州右江道所领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阴西南古美。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