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腾越州

腾越州

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腾冲府置,属大理路。二十五年 (1288)废。明嘉靖三年 (1524) 复置,属永昌府。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乾隆 《腾越州志》: “藤则细者可以为绳,大者为枝,凡百器皿皆可以为。而腾越所独名州,则以此焉。” 清嘉庆二十四年 (1819) 升腾越厅。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腾冲府置,治腾越县(今云南腾冲县)。辖境相当今云南省高黎贡山、怒山以西,尖高山以东以南地区。二十五年废。明嘉靖三年(1524年)复置。属永昌军民府。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升腾越直隶厅。


猜你喜欢

  • 嗸笼答剌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嗸笼答剌万户。《汉藏史集》 (藏文版) 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藏地区 (后藏) 六个万户中的襄万户相当

  • 高丽门

    亦作高力门。即今辽宁凤城市南高丽门村。清光绪 《大清帝国全图》 盛京省: 凤凰厅东南有高丽门。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凤城县:“县属高丽门,距县市五十四里。……清初建国,曾筑长寨以备朝鲜,是

  • 河泊所

    在今广东肇州市东。《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高要县: 河泊所 “旧在府东二里。明初置,万历中革”。区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东部。泛指南城巷至青石桥街一带。因明、清有夹河于此入长江,设税收机关“河

  • 析支

    一作赐支。古西戎国名。在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黄河流域。《尚书· 禹贡》 雍州: “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水经·河水注》: “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

  • 闼门池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抚松县东南与朝鲜交界处之白头山天池。清阮葵生 《长白山记》:“山上有潭曰闼门,周八十里。源深流广,鸭绿、混同、爱滹三江出焉。” 清张凤台 《长白征存录》卷2: “天池。山上有潭曰闼

  • 封陵

    一名风陵。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史记·魏世家》: 魏襄王十六年 (前303),“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二十三年 (前296),“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均此。又作风陵或封谷。因有津渡,也

  • 兰芝谷

    在今陕西宜君县西。《方舆纪要》卷57宜君县:兰芝谷“在县西五十里”。

  • 昭苏设治局

    1938年由伊宁县析置,驻昭苏城(今新疆昭苏县)。1942年升为昭苏县。1938年由伊宁县析置,治昭苏城(今新疆昭苏县昭苏镇)。1942年升为昭苏县。

  • 后所

    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后所乡。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后所土百户。集镇名。在浙江省乐清市中东部。属乐成镇。人口 2820。明曾于此设磐石卫后千户所,简作后所。村以此得名。有弹簧、无线电配件、制砖

  • 淖毛湖

    即今新疆伊吾县东北淖毛湖乡。清光绪《哈密直隶厅乡土志》: “沁城东去百余里名东山,皆回部缠种居于此。又东去四站名淖光湖,是回部畜牧大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