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庆元元年 (1195) 升秀州置,属两浙西路。治所在嘉兴县 (今浙江嘉兴市)。辖境当今浙江省的杭州湾以北 (海宁市除外)、桐乡市以东地区及上海市所属吴淞江以南诸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 改为嘉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镇西。《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永从县:江头山在“县西五里”。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阿姆贡河的支流伊穆河。《清 一统志·吉林一》“兴衮河”条下:“伊穆河, 在(宁古塔)城东北三千余里,源出扬古岱山。东北流入兴衮河。”
又名陈治沟。为汴河分流。在今安徽亳州市北。《方舆纪要》卷21亳州:马尚河“在城北。自河南商丘县汴河分流,经州境,入于涡河”。
①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南五十里。《明一统志》卷62岳州府: 鼓楼山 “上有石室,下瞰洞庭。中可容数千人”。②在今四川蓬溪县北。《舆地纪胜》 卷155遂宁府: 鼓楼山 “在蓬溪县北十里。双峰对峙,高千余仞,
又作杉木笼。在今云南陇川县东北杉木笼。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一统志》卷87南甸宣抚司:沙木笼山“在司南一百里,上有关,立木为栅,周围一里”。《明史·麓川土司传》:正统七年(1442),王骥征麓
指明、清时期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三府,相当今浙江省的杭州市、临安市、富阳市一线及杭州湾以北地区。明、清两代习称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三府为下三府,称宁波、绍兴、台州(治今临海市)、金华、衢州、严州(
在今浙江宁波市城区姚江之滨桃渡路一带。《方舆纪要》 卷92宁波府: 桃花渡在 “府东北三里,即鄞江渡也。渡北有天成高阜九十有九,独一阜半入于江,谓之江北墩”。自新江桥建成后,渡废。
在今江西于都县南。《方舆纪要》 卷88雩都县: 通岩 “在县南十里,山腰前后洞彻,中通人行”。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五十里半截塔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热河省围场县:“县属半截塔,位于伊马都河左岸,距天宝山七十里,至多伦二百三十里。户数一百,人口八百。”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