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肃宁县

肃宁县

①隋大业五年 (609) 置,属且末郡。在今新疆且末县附近地。隋末废。

②金改肃宁城置,属河间府。治所即今河北肃宁县。蒙古至元二年 (1265) 废入河间县,后复置,属河间路。明属河间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中部。属沧州市。面积525平方千米。人口32.5万。辖5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肃宁镇。秦于今县东南置武垣县。三国魏移治于今河间市南。隋、唐为河间县地。北宋雍熙三年(986年)置平虏砦(今县城),景德二年(1005年)更名肃宁城,取“宁靖地方”之意。金置肃宁县,治今址,属河间府。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省入河间县,为肃宁镇;寻复置,属河间路。明、清属河间府。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沧县专区,1952年属定县专区,1954年属沧县专区,1958年并入河间县,1962年复设肃宁县,属沧州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沧州市。地处冀中平原中部。有小白河东、西支流斜贯县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谷子。盛产鸭梨。为全国优质棉和省生猪生产基地县。有棉纺、机械、造纸、建材等工业。京九铁路、朔黄铁路及定河、肃饶公路经此。古迹有武垣城遗址。


猜你喜欢

  • 岳城镇

    ①即今河北磁县西南四十里岳城镇。明嘉靖 《彰德府志》 卷3: 磁州市集有岳城。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磁州图: 西南有岳城镇。②本名岳城店。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北九十里岳城乡。1921年改名岳城镇。在

  • 通曲山

    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 通曲山在 “司 (治今县西南官厅) 西南八里山下。有泉两派,一流入禄丰县,一流入司东北五十里之仙人洞,亦谓之石洞”。

  • 东满总省

    1943年10月由牡丹江、东安、间岛三省合并改置,公署驻牡丹江市(今黑龙江牡丹江市)。1945年6月裁撤,改设东满省(包括牡丹江、东安二省)和间岛省。8月废。

  • 千亩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介休市南。《左传》:桓公二年(前710),“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史记·周本纪》: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一说在今山西安泽县北。古邑

  • 木瓜寨

    又名木瓜坪、木瓜墩。即今四川松潘县东南小河乡南木瓜墩。《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木瓜番寨“在府西北二百里,近小河所。境土迫促,种类不繁,虽有五寨,约男女不过二三百人。嘉靖二十三年,导白草番为乱,

  • 环王国

    即占婆国。在今越南中南部。约公元758年至9世纪后期亦称环王。《新唐书·南蛮传下》: “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直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地东西三百里而赢,南北千里。”

  • 上都路

    蒙古中统四年(1263)于开平府置,至元五年(1268)省府入路,后属中书省。治所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兆奈曼苏默上都故城)。辖境相当今东自河北承德市、滦河,西至山西广灵、灵丘,南至河北涞

  • 普康镇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普康县为镇,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

  • 萝冈墟

    即今广东广州市东北五十里萝岗镇。明宣德中于此建铺百余,清于此设萝岗营汛。

  • 白马强镇监军司

    亦名娄博贝监军司。西夏置,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巴彦吉兰太苏木吉兰泰盐池附近。一说在今陕西定边县。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