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溪水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流径紫石口。为拒马河支流。《水经· 巨马水注》: 紫石溪水 “又径圣人城东,又东南,右会檐车水。水出檐车硎,东南流径圣人城南,南流注紫石水。又南注于涞水”。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流径紫石口。为拒马河支流。《水经· 巨马水注》: 紫石溪水 “又径圣人城东,又东南,右会檐车水。水出檐车硎,东南流径圣人城南,南流注紫石水。又南注于涞水”。
在今山东平邑县北。《方舆纪要》 卷33费县“舆城” 条下: “又原宪城,在县西北百十里。或曰原宪所居。”
又作挦思干、撒马耳干、撒马儿罕、邪米思干、薛米思干、薛米思坚、薛迷思加、薛米则干、换思干、换斯干。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辽保大三年(1123)耶律大石大败西域诸国十万大军于此。《辽史·天祚皇帝纪·
口村 即今安徽歙县西北富资河东岸丰口。清乾隆《歙县志》卷1 《都鄙》有丰口村。
①东北三省简称。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1:“黑龙江今为东三省之一。”清代,在我国东北地区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与内地省区同,故称东三省。清末改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
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马鼻镇。明嘉靖四十是二年(1563)筑。清有把总驻此。
①三国吴太平时分南城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黎川县东北三十里。隋开皇中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抚州。七年(624)废入南城县。②1933年伪满改东兴设治局置,属滨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木兰
即烟竹湖市。今湖南常宁县东北八十里舂水西岸烟洲镇。
一作色必口。即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二百六十里色皮口。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巴里坤:色必塘“东至噶顺塘八十里”。
又名普济寺、焦山寺。在今江苏镇江市东焦山上。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名普济寺。南宋景定中重建,改名焦山寺。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赐名定慧寺。建筑宏伟,殿阁与金山寺迥异,故有 “金山寺里山,焦山山里
地区名。指今湖南澧水支流溇水两岸。东汉时泛称其地居民为溇中蛮。《后汉书·南蛮传》: “和帝永元四年冬,溇中、澧中蛮潭戎等反,……明年秋,溇中、澧中蛮四千人并为盗贼。”古地区名。指今湖南省澧水支流溇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