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山县
唐武德五年(622)改隋化县置,为南恭州治。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北侧旧县。贞观八年(634)为蒙州治。天宝初为蒙山郡治,乾元初复为蒙州治。北宋熙宁五年(1072)州废,属昭州。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废。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化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古眉。为蒙州治。宋属昭州。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废入荔浦县。
唐武德五年(622)改隋化县置,为南恭州治。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北侧旧县。贞观八年(634)为蒙州治。天宝初为蒙山郡治,乾元初复为蒙州治。北宋熙宁五年(1072)州废,属昭州。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废。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化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古眉。为蒙州治。宋属昭州。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废入荔浦县。
①即鱼条山。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里。《水经·滱水注》: 鱼水 “出北平县西南鱼山,山石若巨鱼”。即此。②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一名吾山。《史记·河渠书》: 汉武帝 《瓠子歌》 有 “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句
①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半塔镇南。《方舆纪要》卷29来安县:“白塔镇,县东北五十五里。其东南五里有丁城,四面平远,城址高数丈,其西有高塘山,山下有塘,曰高塘,旧可灌田二百顷。今堙。”②南朝宋元嘉中筑,在
河南省开封市简称。开封城濒临汴水,隋唐于此置汴州,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均称汴京,元灭金后称汴梁,故简称汴。
北宋置,属石埭县。约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六十里七都镇附近。《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留口镇 “在石埭县 (广阳镇) 西南。《九域志》: 石埭县有留口镇,久废”。古镇名。在今安徽省石台县东。北宋属石埭县。清
即今河北石家庄市十八里于底乡。明嘉靖《获鹿县志》卷2:于底集“在城东十五里”。
即今广东高明市西三洲镇。万历《广东通志》卷46:高明县有三洲墟。明万历中迁太平巡司于此,清雍正九年(1731)改为三洲巡司。
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南之清溪河,为芙蓉江支流。《方舆胜览》 卷61珍州: 虎溪 “在州东十七里”。《明一统志》 卷72播州宣慰司: 虎溪 “在真州长官司西南七十里。源出播州委家里,经旧珍州,下流合三江”。
在今河北遵化市东。《三国志·魏书 · 田畴传》: 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曹操北征乌丸,令田畴 “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即此。《水经·鲍丘水注》: 庚水 (今ȴ
唐明皇子庆王琮的陵墓。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十六里新丰店南道西二里。
亦名玛尔瑚哩。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3:“宁古塔至珲春无站,亦无旅店,有卡伦六处传递公文。宁古塔西九十里曰玛勒呼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