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秦原

秦原

在今甘肃清水县东。《资治通鉴》: 唐大历八年 (773) 十月,吐蕃入侵,盐州刺史李国臣 “引兵趣秦原”。即此。


在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唐大历八年(773年),李国臣进攻吐蕃,曾率军至此。


猜你喜欢

  • 峡路

    亦名峡西路。北宋开宝六年 (973) 分西川路置,后为至道十五路之一。以在三峡以西而名。治所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梓潼、蓬安、垫江、璧山、江津以东,湖北建始、鹤峰以西,陕西留坝、

  • 安仁银场

    北宋属尤溪县,在今福建大田县西南。《元丰九域志》卷9:尤溪县有安仁银场。在今福建省大田县西南。北宋属尤溪县。

  • 韶州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韶州路置,属广东布政使司,治所在曲江县 (今广东韶关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曲江、英德、翁源、乳源、仁化、乐昌等市县地。清属广东省。1912年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

  • 安达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郑和群礁的东端。中国渔民向称银饼、银锅。1935年公布名称为依鲁德礁。1947年改名安达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安达礁“礁东北西南斜列,长4.25浬,宽由200码

  • 茱萸隘

    在今江西广昌县东南,接福建建宁县界。《清一统志 ·建昌府二》: 茱萸隘 “在广昌县东六十里。相近有船尖隘”。在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军事要塞。清时置兵戍守此地。

  • 宣府前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宣化县。宣德五年 (1430)属万全都司。清康熙三十二年 (1693) 改为宣化府。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为防御蒙古置,治宣府城(即今

  • 康村

    在今河北望都县东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4: 宋真宗咸平六年 (1003),定州行营都部署王超发兵千五百人战于望都县,副部署 “王继忠常以契遇深厚,思戮力自効,与敌战康村”。即此。在今河北省望都县东

  • 马鞍阪

    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北。《晋书·姚泓载记》:东晋义熙十二年(416),秦将“(姚)绍进兵蹑(赫连)勃勃,战于马鞍坂,败之”。即此。在今甘肃省平凉市东。《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夏赫连勃勃进

  • 牵水

    即今江西西部之袁河,为赣江支流。《水经·赣水注》: “牵水西出宜春县,牵水又东径吴平县,牵水又东径新淦县,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称也。” 《清一统志·袁州府》: 袁江“古名南水,亦曰牵水,又曰渝水”

  • 逊扎布站

    又作孙札保站、五家子站。清置,即今吉林松原市东南五家站镇。《清一统志·吉林二》“金州鄂佛罗站” 条下: “图赖昭站又西北五十里至逊扎布站,即五家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