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集
即今山东苍山县东北二十四里神山镇。清乾隆 《郯城县志》 作神山集。
即今山东苍山县东北二十四里神山镇。清乾隆 《郯城县志》 作神山集。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置,为江油郡及龙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北旧州。隋开皇三年(583)为龙州治,大业三年(607)为平武郡治。唐武德元年(618)为龙门郡治,不久改为西龙门郡治,贞观元
在今浙江余杭市西七十八里石濑村。《清一统志·杭州府二》:石濑镇“在余杭县东北三十五里, 宋时有酒库, 并设巡司。明因之。今裁”。古镇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彭公乡石濑。宋设酒库、巡检司于此。明万历
山东省旧时的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左(东)而得名。山东省旧时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左(东)而得名。清宋弼编有《山左明诗钞》,辑明代山东一省之诗。
①古尧都。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春秋时为晋大夫羊舌氏邑。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置平阳县。《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平阳县
①北宋置,属泸川县。在今四川泸县西北胡市镇。《舆地纪胜》卷153泸州:“赤溪水从昌州昌元县界流入,至赤水镇合支江。”②清置,属渭南县。即今陕西华县西赤水镇。③即今广西藤县东六十里赤水镇。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台湾省新竹市。本高山族竹堑社的音译。连横《台湾通史·经营纪》: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北路营参将阮蔡文亲赴竹堑、大肚诸社,抚慰番黎”。雍正九年(1731)淡水厅移治于此。光绪元年(1875)
唐仪凤二年 (677) 置,为晏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后废。古县名。唐仪凤二年(677年)置,治今四川省兴文县。属泸州。后废。
北宋置,属宁化县。即今福建清流县治。元符元年 (1098) 于此置清流县。北宋置,在今福建省清流县。后废。
即麻龙州。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东五十里。一说今米易县西麻陇彝族乡。《元史·地理志》:“麻龙者,城名也,地名棹罗能。”
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北四十里。明永乐中置巡司于此。清乾隆十三年(1748)废。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东北。明于此置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