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船镇
北宋置,属潾山县。即今四川大竹县东北七十里石桥铺镇。
在重庆市渝北区中部。面积75.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船场,人口 2920。清康熙年间建场,以场侧一船形巨石得名。1929年置石船镇,1939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1年复置镇。1993年梅溪乡、马鞍乡并入。产稻、玉米、小麦、榨菜、蚕茧、柑橘、生猪等。有化工、酿造、木器等厂。渝梁公路经此,另有石统、石龙公路在此交会。
北宋置,属潾山县。即今四川大竹县东北七十里石桥铺镇。
在重庆市渝北区中部。面积75.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船场,人口 2920。清康熙年间建场,以场侧一船形巨石得名。1929年置石船镇,1939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1年复置镇。1993年梅溪乡、马鞍乡并入。产稻、玉米、小麦、榨菜、蚕茧、柑橘、生猪等。有化工、酿造、木器等厂。渝梁公路经此,另有石统、石龙公路在此交会。
①元置,指直属中书省的地区。俗称腹里。治所在大都路(今北京城)。辖境相当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 内蒙古自河套以东至哲里木盟以西,河南的黄河以北(原阳、延津、封丘除外)及虞城、山东的东明、江苏丰县、沛
唐置,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积利城 (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辖境相当今辽宁瓦房店市、大连市和普兰店市等地。五代时废。唐总章元年(668年)置,治今辽宁省瓦房店市龙潭山。属安东都护府。后废。
又作布特哈乌拉,简称乌拉。在今吉林永吉县北乌拉街满族镇西北。旧城临松花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为防水患,于旧城东改建新城,即今乌拉街满族镇。清初置打牲乌拉总管于此,乾隆五年(1740)复添设协领
明代称勐半。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清雍正十三年 (1735)设勐帕土便委。
本铁檠城。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西北。明置巡司于此。清裁。
亦称北部湾。指今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以西、越南以东之间的海域。以越南之东京而得名。北部湾的旧称。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属汝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石台村。北周为石台郡治。后废。(1)古县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西石台街。属汝北郡。后废。(2)今县名。在安徽省南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五十里鄂城寺。《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西鄂县注:应劭曰,“江夏有鄂,故加西云”。西晋属南阳国。南朝宋废。北魏复置,属南阳郡。北周废。东汉科学家张衡为本县人。古县名
唐置,属羁縻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南。北宋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洛岩。属桂州所领羁縻蕃州。宋属宜州所领羁縻蕃州。元废。
明洪武四年 (1371) 废真阳县置,即今河南正阳县治。景泰四年 (1453) 置巡司于此。在河南省正阳县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真阳,人口3.9万。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