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牛道

石牛道

古道路名。又名金牛道。古代汉中盆地和巴蜀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广元,而至剑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谋伐蜀,乃作五石牛,言能屎金,以欺蜀王;蜀王“乃遣五丁开道迎石牛”。秦由此道灭蜀。“石牛”、“金牛”由此得名。《水经·沔水注》:“来敏《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因险绝处筑有栈道,故又有南栈、蜀栈之名。自秦汉以来, 一直是川陕间的重要道路。明崇祯十年(1637)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自陕西入四川,即取道于此。今广元市以北朝天驿附近清风峡和明月峡, 尚有栈道遗迹。


又名金牛道。古代联系汉中和巴蜀的交通要道。起自今陕西省勉县西南,越七盘岭入四川,过朝天驿至剑门关。相传战国秦惠文王作五石牛,言能屎金,以欺蜀王;蜀王命五丁开道引之,秦军随而灭蜀,故名。元、明以后通称南栈、蜀栈。或说即褒斜道。


猜你喜欢

  • 本当堡

    北宋置,属巩州。在今甘肃通渭县境。后废。

  • 介溪

    在今江西分宜县。《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介溪在“县(旧治)北十五里。源出北境之介塘。渟汇清澈,冬夏不竭,溉田千余亩。东南流十余里, 出县东五里耽江桥会秀江”。

  • 金柜 (櫃) 山

    在今广西崇左县东。《明一统志》卷85太平府: 金柜山 “在府城外江东。山中虚,可容百人”。明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 “金柜瞰江峙,岩洞中空,大容数百人; 茅棘湮阨,竟金柜山岩洞不得,三周其北

  • 哈喇沁右翼旗

    即喀喇沁右翼旗。旗府驻地喀喇沁王府 (今内蒙古喀喇沁旗西南王爷府镇)。

  • 阳城河

    又名九龙河。即古博水。源于今河北望都县南,称九龙泉。东流入清苑县南称阳城河,其下游合于清水河。

  • 郭家镇

    亦曰郭家堡。即今甘肃秦安县西北郭嘉乡。明嘉靖 《秦安县志》 卷2作 “郭嘉”。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 卷1: 秦安县 “西北四十里郭家镇”。(1)在辽宁省兴城市北部。面积117.1平方千米。人口1.2

  • 插花峰

    在今湖南常宁县东三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80常宁县: 插花峰 “有八峰列戟,如簪花之状”。

  • 中左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永宁卫。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清顺治十四年(1657)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属永宁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

  • 仙宗镇

    北宋置,属含山县。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北二十七里仙踪镇。

  • 百丈戍

    即今江西龙南县城。《新唐书·地理志》:虔州“有百戍”。《宋史·地理地》 赣州:龙南县“取百丈龙滩之南为义”。《清一统志·赣州府二》:百丈戍“今龙南县治”。即今江西省龙南县。唐属信丰县。五代南唐保大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