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睢宁县

睢宁县

金兴定二年 (1218) 置,属泗州。治所即今江苏睢宁县。元初废,至元十二年 (1275) 复置,属淮安军。十五年 (1278) 改属邳州。明属淮安府。清属徐州府。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


(1)旧县名。豫皖苏解放区设。1946年由河南省睢县、宁陵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1948年撤销,仍归各县。(2)今县名。在江苏省北部,西与安徽省接壤。属徐州市。面积1767平方千米。人口129.9万。辖16镇。县人民政府驻睢城镇。西汉置睢陵县,治今泗洪县东南洪泽湖中。三国魏移今睢宁县治。后废。唐、宋为宿迁县地,金兴定二年(1218年)析置睢宁县,寓“睢水安宁”之意,属泗州。清光绪《睢宁县志稿》:“县以睢水得名。”元、明时属邳州。清属徐州府。1914年属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属苏北行署区淮阴专区。1953年属江苏省徐州专区。1983年属徐州市。地处黄淮平原,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西南部分布低山残丘百余座,最高峰炬山204.7米。徐洪河、白马河、废黄河、徐埒运河等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稻、玉米、棉花、油菜籽为主。特产白山羊板皮、原甜油、苔干等。矿产有石灰石、磷矿石、石英等。工业有纺织、水泥、酿酒、造纸、建材等。有“儿童画之乡”美誉。104国道、宁徐高速公路和邳睢、徐淮、泗八公路贯穿境内。古迹有汉代圯桥、九女墩墓、戚姬苑,晋石崇墓、范丹墓、白门楼,明汤庆墓等。


猜你喜欢

  • 油罗关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77九溪卫: 油罗关 “在卫境。《志》 云: 慈利有油罗、大泉、于制、野鸡等关,俱永定卫军戍守”。《清一统志 ·永顺府》: 油罗关 “在桑植县东南五十里。一名牛骡

  • 湘南县

    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湘潭县西南花石镇。西汉属长沙国。东汉为湘南侯国,属长沙郡。三国吴仍为湘南县,为衡阳郡治。南朝宋属衡阳郡。南齐废。古县名。秦置,治今湖南省湘潭县西涟水北岸。南朝齐废入湘西县。

  • 宁河县

    ①北宋崇宁四年(1105)升宁河寨置,属河州。治所在香子城(今甘肃和政县)。元属河州路。明洪武初废,五年(1372)复置,十二年(1379)又废。②清雍正九年(1731)改梁城千户所置,属顺天府。治所

  • 汪吉宿灭秃里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一带。《元史·定宗纪》:元年(1246)正月,“张柔入觐于和林。秋七月,(贵由)即皇帝位于汪吉宿灭秃里之地”。

  • 商原

    即古商颜。在今陕西大荔县北二十余里。《寰宇记》 卷28引 《水经注》 云: “洛水南经商原西,俗谓许原也。” 唐杜佑 《通典· 州郡三》: 冯翊县“有洛水商原。商原,所谓商颜”。即“商颜”。

  • 罗湖山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罗湖山在 “县西南五十里。上有天湖,最清澈。其相近者曰旗鼓山,皆高广”。

  • 虖池河

    即滹沱河。在今山西、河北二省境内。《周礼·职方》: “正北曰并州,其川虖池。” 《汉书·地理志》 河间国乐城县: “虖池别水首受虖池河,东至东光入虖池河。” 即此。

  • 羊峒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羊峒“在卫北,接陕西洮州界。《志》云:松潘东通任昌、蜡梅,北接羊峒、洮州,任昌、蜡梅盖番族也”。

  • 九龙壁

    ①在今北京市北海北岸天王殿西。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建。面阔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影壁用四百二十四块预制的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色彩绚丽。壁面九条浮雕蛟龙形

  • 平林店

    即今湖北枣阳市南六十八里平林镇。清有主薄驻此。民国初设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