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渎山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观音门外。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 直渎山 “在城北三十五里,傍有直渎洞,东西有水流入大江”。一说即观音山。嘉庆 《新修江宁府志》 卷6: “直渎山即观音门山,直渎即观音门水也。观音之名始见于明。《南畿》、《应天》 两志不应有。大山滨江,险峻如此,而前世皆不言,故知直渎者古名,而观音者明世俗称耳。”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观音门外。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 直渎山 “在城北三十五里,傍有直渎洞,东西有水流入大江”。一说即观音山。嘉庆 《新修江宁府志》 卷6: “直渎山即观音门山,直渎即观音门水也。观音之名始见于明。《南畿》、《应天》 两志不应有。大山滨江,险峻如此,而前世皆不言,故知直渎者古名,而观音者明世俗称耳。”
北宋至道三年(997)置,为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所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及广东雷州半岛。元初废入湖广行中书省。又作广西路。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分广南路置,治桂州(今
即金满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后汉书·耿恭传》: 永平十七年 (74),“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 (明年)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
科尔沁别部。博弟达喇第三子乌巴什(明译兀把赛) 号所部曰郭尔罗斯。其孙布木巴、固穆先后率部归附后金,分别编为札萨克旗,属哲里木盟。崇德元年 (1636) 以固穆所部置郭尔罗斯前旗,旗地在松花江下游至与
清光绪八年(1882)置,属甘肃布政司。治所即今新疆库车县。十年(1884)属新疆省。二十八年(1902)改为库车州。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直属甘肃省。十年改属新疆省
即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侯集乡。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菏泽县东北有侯集寨。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二十里冶河镇。旧名城上堡,清名冶河堡。为栾城县北通石家庄的交通要道。在河北省栾城县中北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程上,人口 3450。因镇东有冶河故道得名。历为
北宋置,属怀德军通远砦。在今宁夏固原县北双井乡甘城。金废。
即石汗那。都艳城(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1:赤鄂衍那国“东西四百余里,南北五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即“石汗那”。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54耀州:玉女堡“其地有玉女山,因名。……相传后周时置”。
即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乐乡。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3:长乐集“(距城)六十里”。集镇名。在安徽省肥东县南部、南淝河下游东侧。长乐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100。因集南旧有三国赤乌年间建长乐寺得名。产稻、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