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石屿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位于中建岛东北30余海里。中国渔民向称白树仔、白峙仔、白礁。1928年广东西沙考察团乘 “海瑞号” 舰到此,曾命名海瑞岛。1935年公布名称为巴徐崎。1947年改名盘石屿。郑资约 《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 盘石屿 “亦为一砂岛,立于一有峭边珊瑚礁之西端。礁东西长五浬”。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位于中建岛东北30余海里。中国渔民向称白树仔、白峙仔、白礁。1928年广东西沙考察团乘 “海瑞号” 舰到此,曾命名海瑞岛。1935年公布名称为巴徐崎。1947年改名盘石屿。郑资约 《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 盘石屿 “亦为一砂岛,立于一有峭边珊瑚礁之西端。礁东西长五浬”。
在今四川开江县东南讲治镇西。1933年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军激战于此。
①又名石笋滩、南下沙。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二十四里新场镇。《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上海县: 新场镇 “在下沙南九里。一名南下沙。元初置盐场于此,场赋为两浙最,贾贩甚盛”。②即今四川垫江县东北双河口镇。
在今山东齐河县 (晏城) 东南城关镇东一里。《方舆纪要》 卷31齐河县: 耿济镇,“后汉建武五年,耿弇拔祝阿,遂渡济水向历城,镇因以名”。古镇名。北宋置,即今山东省齐河县。东汉建武五年(29年),耿弇
即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系古代五镇之一。《新唐书·地理志》 越州会稽县: “有南镇会稽山。”
从辽宁安东(今丹东市)经本溪至奉天(今沈阳市)苏家屯。长261.1公里。日本于1904—1905年修建。
在今俄罗斯境结雅河支流谢烈姆扎河一带。《隋书·室韦传》: “从钵室韦西南四日行,至深末怛室韦,因水为号也。冬月穴居,以避太阴之气。”
即今黑龙江省东南、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明《辽东志》卷1:阿速江在“(开原)城东北二千六百里。源出古州百山, 北流入松花江(黑龙江)”。
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北。 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4: 筶杯岭 “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 高数百丈, 下临函口关, 有大小筶杯之形, 纡回十里, 峰峦陡绝。自昔不通人迹。乾隆初,始开辟,由此行抵罗定,遂成孔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资治通鉴》:唐中和元年(881),高骈声言将攻黄巢,“出屯东塘”, 即此。即今江苏省扬州市东湾头至宜陵一带塘岸。唐中和元年(881年)高骈声言讨黄巢,屯兵于此。
即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库布齐沙漠。《新唐书·地理志》 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又经步拙泉故城,八十八里渡乌那水,经胡洛盐池、纥伏干泉,四十八里度库结沙,一曰普纳沙”。又名普纳沙、破讷沙(《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