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溪镇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南盐井镇。清光绪《合州志》 卷4: 盐井溪 “距城四十里”。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南盐井镇。清光绪《合州志》 卷4: 盐井溪 “距城四十里”。
①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清一统志·太仓州》:杨家河镇“在崇明县东八里”。②即今甘肃武山县东南七十里杨河乡。杨家溪水(今大南河)经其西。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9:宁远县有杨家河镇。
即今天津市东南陈塘庄。旧有津浦铁路良陈支线通此。
在今湖南永兴县北。《方舆纪要》 卷82永兴县: “紫泉在县北。泉紫色,重于他水,铜壶漏取此以定时刻。亦曰紫井。”
即今江苏张家港市东鹿苑镇。清光绪 《常昭合志稿》 卷5: 鹿苑镇 “临鹿苑港,相传为吴王夫差豢鹿处,故名”。清时有把总驻守。镇西有古黄泗浦口,唐天宝十二年 (753) 秋,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时,由
①隋大业二年 (606) 改会宁县置,属原州。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后为会宁郡治。唐武德二年 (619) 又改为会宁县。②唐开元四年 (716) 析会宁县置,属会州。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境内。九年 (72
即宏济桥。俗称东桥。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旧永年)东五里东桥村西。
唐、五代方镇名。唐贞元元年(785)改永平军置,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领滑、郑(今河南郑州市)、陈(今河南淮阳县)三州。光启二年(886)改为宣义军。五代唐复为义成军。北宋初废。唐、五
在今山东沂水县北六十五里沂山南麓。1942年11月,八路军在此与侵华日军发生激战。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北神前。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巡司移驻鹰潭镇 (今鹰潭市)。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抱馆乡。寻属龙里卫。二十九年(1396)改属新添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属贵定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治今贵州省贵定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