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峡
一名狗峡。在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水经·江水注》:江水“径狗峡西,峡崖龛中石隐起有狗形, 形状具足, 故以狗名峡”。《舆地纪胜》卷74归州: 白狗峡“在秭归县东三十里。据《道经》系七十二福地之数。又名鸡笼山”。
一名狗峡。在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水经·江水注》:江水“径狗峡西,峡崖龛中石隐起有狗形, 形状具足, 故以狗名峡”。《舆地纪胜》卷74归州: 白狗峡“在秭归县东三十里。据《道经》系七十二福地之数。又名鸡笼山”。
1913年改长白府置,属奉天东边道。治所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辽宁省。1934年属安东省。1940年属通化省。1945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属吉林省。1958年改
北宋大观二年 (1108) 筑,属定边军。在今陕西定边县南。后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筑,在今陕西省定边县南。后废。
在今浙江嵊泗县东部嵊山岛上。《明史·兵志三》:“万历中,许孚远抚闽……且言浙东沿海陈钱、金塘、玉环、南麂诸山俱宜经理。”清康熙《定海县志·环海图记》:“陈钱者,即中国诸山尽处,俗呼为尽山。”古岛屿名。
在吉林敦化市境,即今牡丹江上源。《清一统志·吉林一》: 勒富善河 “在 (吉林) 城东南五百八十里,源出勒富善冈,东北流径宁古塔境,入毕尔腾湖”。
明置,属宁夏前卫。即今宁夏平罗县西南周城乡。
①明万历时置,属宁夏中卫。即今宁夏中宁县东恩和乡。清乾隆十一年 (1746) 改为恩和堡。②即今陕西横山县西南四十里威武乡。《清一统志·榆林府二》: 威武堡 “地名响铃塔。明成化五年,巡抚王锐置堡,城
在今山西大同市南。《新唐书·太宗纪》:贞观三年 (629),“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
清末由多伦尼托克安图,阿萨克、克列玉、克阿永、克叶尔济、克拉尔济、克典巴七族合并设置,驻牧地在安冲庄(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安冲乡)。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上:安冲土司“东北以通天河
即突沦川。在今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或说即塔里木河。《新唐书·吐谷浑传》: 贞观九年 (635),李靖军破吐谷浑,其王伏允 “走图伦碛,将托于阗”。即此。即“突沦川”。
古名难水、那河,又名纳浯江、呼喇温江。即今黑龙江省嫩江。《明史·朵颜、福余、泰宁传》: 正统十二年 (1447),“瓦剌赛刊王复击杀朵颜乃儿不花,大掠以去。也先继至,朵颜、泰宁皆不支,乞降,福余独走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