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 (疎) 口
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北。《水经·沔水注》: “沔水又南与疏水合,水出中庐县西南,东南至县北界, 东入沔水, 谓之疏口。” 《资治通鉴》:唐建中二年 (781),“ (梁) 崇义遣其将翟晖、杜少诚逆战于蛮水,(李) 希烈大破之,追至疏口,又破之”。
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北。《水经·沔水注》: “沔水又南与疏水合,水出中庐县西南,东南至县北界, 东入沔水, 谓之疏口。” 《资治通鉴》:唐建中二年 (781),“ (梁) 崇义遣其将翟晖、杜少诚逆战于蛮水,(李) 希烈大破之,追至疏口,又破之”。
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苏腊巴亚一带。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苏吉丹”条:“打板国东连大阇婆,号戎牙路,或作重迦卢。”
①三国吴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株洲市。西晋泰始中移治今株洲县南淦田镇西南。隋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南云州。贞观元年(627) 废。②南朝宋大明八年 (464) 改建宁郡置,属西阳郡。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北五十里卧佛堂镇。清为驻防要地,设外委驻守。在河北省河间市北部。面积93.2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卧佛堂,人口 4900。传北宋建村时名七星店,元代于村南庙里塑卧佛,遂更
在今山东临朐县西南。《北齐书·幼主纪》: 周师渐逼,太上皇至青州,即为入陈之计,“与长鸾、淑妃等十数骑至青州南邓村,为周将尉迟纲所获”。即此。在今山东省临朐县西南。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将军尉迟勤
一作扶淇县。北魏永安中置,属东武郡。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水经·潍水注》:扶淇水“出(东武县,今诸城市)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县以扶淇水为名。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中置,治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北。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浦县:白篠岭“在县西北三十里,亦为东西通道”。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八十里嘉义镇。1938年1月,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从湘鄂赣边区开赴抗日前线,留下的一百四十多名战士和军属在此成立了 “新四军平江通讯处”。1939年6月12日,蒋介石指使杨森部袭击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西北罗里乡。明洪武三年(1370)改为古州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古州长官司。
又名虎门。即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 卷2: 虎头门,“ (广州) 海亦有三路,分三门,而以虎头为大门。虎头者,天地之阳气所从入,……门在广州南,大、小虎两山相束,一石峰当中,下有
在今新疆民丰县北沙碛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12:“媲摩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在今新疆维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