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县
或作菑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西汉属梁国。东汉章帝时改为考城县。
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属砀郡。西汉属梁国。东汉章帝时改名考城县。
或作菑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西汉属梁国。东汉章帝时改为考城县。
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属砀郡。西汉属梁国。东汉章帝时改名考城县。
即今新疆额敏、和布克赛尔、克拉玛依等市县境之白杨河。《清一统志·塔尔巴哈台》:纳木河“在塔尔巴哈台东南,东距色伯苏台山一百十里。源出北山下,南流五十里。又一源西南来,会而东南行,又四十里入于沙碛。西距
在今山东境内。《水经· 河水》: 河水“又东北,过杨虚县东,商河出焉”。郦道元注:“商河首受河水……北径平原县东,又径安德县故城南,又东北径平昌县故城南,……商河又东北径富平县故城北……东流注于海。”
金置,属临沂县。即今山东苍山县西向城。在山东省苍山县中部偏西。面积63.19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向城,人口1.2万。原为西周向国地。1950年设向城区,1958年属文峰公社。1963年
在今河南沈丘县西北。《三国志·魏书·王凌传》:嘉平三年(251),司马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大军掩至百尺逼凌”。即此。《水经·沙水注》:谷水“又东南流注于颍,谓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
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白马井镇。《舆地纪胜》卷125昌化军: 白马井“唐咸通中, 命辛、傅、李、赵四将部兵来浦滩过海,兵马渴甚,有白马嘶啖,以足跑沙,美泉涌出”。《方舆纪要》卷105儋州:白马井在“州(
明正统后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后废。
①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西洋岛。见于清《海国闻见录》图。②指今南海西部。元大德《南海志》卷7:“单马令国管小西洋。”“三佛齐国管小西洋”。元代及明代初期,似以马六甲海峡为准划分大、小西洋。③明末以后一般指
在今河南浚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刘牢之攻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即此。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刘牢之攻后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后燕
南朝梁侨置 (一说北魏置),属北沛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霍山县境。后废。
军镇名。北魏太和十年(486)改乐陵镇置。治所在比阳城(今河南泌阳县)。《魏书·韦珍传》:韦珍为乐陵镇将,“高祖诏珍移镇比阳”。《魏书·寇臻传》:寇臻“拜振武将军、比阳镇将”。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