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珍珠桥

珍珠桥

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北京东路珍珠河上。始建于三国东吴。《明一统志》 卷6南京: 珍珠桥 “在洪武门大街”。1931年 “九 · 一八” 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2 月 17 日,北平、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济南、安徽等地的学生代表赴南京与当地学生三万余人一起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游行队伍到珍珠桥附近时,遭到军警的血腥镇压,当场打死三十多人,打伤一百多人,逮捕一百多人,造成震惊全国的 “珍珠桥事件”。国民党政府的暴行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各地学生纷纷起来为死难学生开追悼会,并举行示威游行。


猜你喜欢

  • 蓼城冈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50固始县 “青峰岭” 条下: “又县北七十里有蓼城冈,或以为古蓼国城盖在此。”

  • 曷刺河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中蒙交界处哈拉哈河。《辽史· 圣宗纪》: 开泰四年 (1015),于厥叛,“ (耶律) 世良惩创,既破迪烈得,辄歼其丁壮。勒兵渡曷剌河,进击余党”。即 《金史· 夹谷清臣传》 之

  • 裴桥

    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四十六里裴桥乡。清光绪 《永城县志》 卷15 《灾异志》: 咸丰三年 (1853)正月,“刘白鸭率百余人作乱于裴桥”。在今河南省永城市西南。清咸丰二年(1852年)亳州捻军首领刘白鸭

  • 乌罗长官司

    明洪武初改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乌罗镇。永乐十一年(1413)于此置乌罗府。正统三年(1438)改属铜仁府。清嘉庆二年(1797)改属松桃厅。明洪武初改乌罗

  • 伊川郡

    东魏武定末改伊阳郡置,寄治北荆州城(即新城县,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北周移治南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东北陆浑村)。隋开皇初废。东魏置,治南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 筠门镇

    即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地当湘水上游。《清一统志·赣州府二》: 筠门镇巡司 “在会昌县南八十里。旧驻湘乡,本朝乾隆三十年移此”。

  • 杯山镇

    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南六十里城山乡。南宋绍兴中置巡司于此,属新淦县。寻废。明洪武初复置,设巡司,万历中移建县东之蓝桥。崇祯中复还旧所。《明史·地理志》 作枉山。《方舆纪要》 卷87作柸山。

  • 新添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新添千户所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新添千户所改置,驻地在今贵州省贵定县。属贵州都司。辖境相当

  • 中部县

    十六国后秦置,为中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君县东北。后废。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复置,仍为中部郡治。西魏大统九年(543)移治杏城(在今黄陵县西南十里)。隋开皇元年(581)改为内部县。唐武德二年(6

  • 宁远砦

    ①北宋咸平六年(1003)置,属府州。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南。②北宋天禧二年(1018)置,属秦州。即今甘肃武山县治。熙宁五年(1072)改属通远军。崇宁三年(1104)升为县。金仍废为砦,元至元中复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