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闾村
在今山西平定县东。《颜氏家训·勉学》:“自井陉关入上艾县东数十里,有猎闾村。……及检字林韵集, 乃知猎闾是旧䜲馀聚。”
在今山西平定县东。《颜氏家训·勉学》:“自井陉关入上艾县东数十里,有猎闾村。……及检字林韵集, 乃知猎闾是旧䜲馀聚。”
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境,接四川城口县界。《清 一统志 · 兴安府二》: 斑鸠关 “在紫阳县南一百五十里”。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郏县。西晋属襄城郡。 北魏改为城县。 北宋复改郏县, 属汝州。崇宁四年 (1105) 属颍昌府。后复改为郏城县。②元大德八年 (1304) 复置,属汝州。
①亦作萨尔沁、沙儿沁。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沙尔沁乡。清置驿站于此,为杀虎口至绥远城要道之一。②即今内蒙古包头市东沙尔沁(海岱)乡。清光绪《土默特旗志》卷5萨拉齐厅有萨尔沁村。
在今湖南益阳市东南。《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楚马希萼争潭州,马希广遣将张晖屯益阳,希萼遣兵攻之,晖“遂自竹头市遁归长沙”。在今湖南省益阳市东南。《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
西汉改平阳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即今山东邹城市。晋属高平国。南朝宋改名平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邹城市。属山阳郡。南朝宋改名平阳县。
亦作白浦镇。北宋置,属如皋县。即今江苏如皋市东南五十里白蒲镇。明于此置巡司。《方舆纪要》卷23如皋县:白蒲镇,“明嘉靖二十八年,倭寇江北,分数道入犯,抚臣李遂驰至如皋,与贼遇于白蒲”。在江苏省如皋市东
①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县东。东汉初废。②东魏天平二年(535)析元城县置,属魏尹。治所在今河南南乐县东北八里平邑村。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魏州。大业初废。③1944年山东革
明置,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五十里房村镇。《清 一统志·徐州府二》: 房村驿 “南岸主簿及把总驻此”。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1黔阳县: “卧龙岩在县 (治今黔城镇) 南四十里。旁即诸葛古城。有洞深数里,石壁如垣,泉涌不竭。相传武侯驻兵处也。”
在今四川雷波县北桂花乡 (中山坪) 境。产铜。清同治间曾开采,不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