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尔德尼城
亦作德勒德尼城。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黑龙江岸。乾隆 《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 文苏苏河口北有 “德勒德尼城”。清陈仪 《陈学士文集》 卷10萨布素传: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公别以舟师由黑龙江泝流而上,抵特尔德尼城,遇鄂罗斯舟八艘,见我师而遁,公追及之,宣上德意,降七十余人,送京”。
亦作德勒德尼城。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黑龙江岸。乾隆 《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 文苏苏河口北有 “德勒德尼城”。清陈仪 《陈学士文集》 卷10萨布素传: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公别以舟师由黑龙江泝流而上,抵特尔德尼城,遇鄂罗斯舟八艘,见我师而遁,公追及之,宣上德意,降七十余人,送京”。
在今江苏镇江市南三里运河上。《舆地纪要》卷7镇江府:丁卯港,“《京口志》:在城南三里,即晋所立丁卯埭。《舆地志》: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粮出京口,为水涸,奏请立埭丁卯。制可。因以为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亦作永平监城。明永乐七年(1409)建。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永宁镇。明《辽东志》卷2:永宁监城在“盖州南一百五十里,隶苑马寺”。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七里,故半山寺后。《晋书·袁宏传》:东晋谢安为扬州刺史,袁宏出为东阳郡守,“乃祖道于冶亭”。《宋书·王敬弘传》:南朝宋元嘉六年(429),王敬弘辞尚书令东还,“车驾幸冶亭,饯送”。皆为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9:运渎“在上元县西北一里半。吴大帝赤乌三年,使左右侍御史郄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通运于苑仓。今所凿城在西门近南,其水东行过小新桥,而南经斗门桥,流入秦
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四十里洛水南岸。《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径龙骧城北。龙骧将军王镇恶从刘公西入长安陆径所由,故城得其名。”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东晋龙骧将军王镇恶伐秦,进军至此。
一曰太微城。又称南城。在东都西北隅、宫城之南,即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新唐书·地理志》 载: “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步,广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 亦即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所说的 “
元置。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北。后废。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三十里石门。《晋书·吴隐之传》: “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
明置,属宁夏左屯卫。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北马站村。
①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旧属义宁县,明置巡司于此。②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和平乡。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南双江河口。明置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