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门水寨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松山。明正统九年(1444) 由三沙堡移此。清设烽火镇市。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松山。明正统九年(1444) 由三沙堡移此。清设烽火镇市。
明永乐十年(1412)置, 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城。后废。明永乐十年(1412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桦川市东北古城。后废。
本台湾土著番社,傍大肚溪入海口。即今台湾台中县西南大肚乡。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南大肚乡。本土著番社,傍大肚溪入海口。
清置,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南五十里鸭池河滨鸭池乡。为往来通道。旧有外委驻守。
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二里。《方舆纪要》卷29徐州:百步洪“泗水所经也。水中若有限石,悬流迅急,乱石激涛,凡数里始静,一名徐州洪。或曰,洪有乱石峭立,凡百余步,故曰百步洪。形如川字,中分三道, 中曰中洪,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周城县置,属岐州。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大业二年 (606)改为郿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周城改名,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属扶风郡。大业二年(606
唐昆明县。在今四川盐源县。一说在盐源县东北卫城。至德以后没入吐蕃,称为昆明城。地当唐、南诏、吐蕃三方交界处,为军事重镇。《资治通鉴》: 唐贞元十一年 (795),“南诏攻吐蕃昆明城,取之”。又十七年
战国魏邑。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楼昌将攻魏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清一统志·大名府二》 “几城”条引《括地志》:“几城在元城县东南。”古
春秋时郑地。在今山东东明县西南。《春秋》: 桓公十二年 (前700),“公会郑伯,盟于武父”。即此。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山东省东明县西南。《春秋》桓公十二年(前700年):“公会郑伯,盟于武父。”即
在今广西上林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9上林县: 周利江 “在县西南。……东流注合水”。
①亦名小积石山。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南杨塔乡境内黄河北岸。《元和志》 卷39枹罕县: “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炳灵寺开凿于此。②一名大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