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藏
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明史·西域传》:“赞善王者,灵藏僧也。”
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明史·西域传》:“赞善王者,灵藏僧也。”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三里周公庙东南。《清一统志·兖州府二》:伯禽井“水清冽而甘,亦名甘井”。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改镇安土巡司置,属镇安府。治所即今广西那坡县。光绪十二年(1886)改为镇边县。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属镇安府。光绪十二年(1886年)改
即今青海囊谦县驻地。民国许公武《青海志略》第四章:“囊谦为二十五族中之最大者,驻于色鲁马庄。辖户二千以上。地当玉树西南,万山耸立,地势极高,水流亦急,因与西康连界,险要甚多。……附近土地肥美,耕牧俱宜
辽清宁中 (1055—1064) 置,为宁江州治。治所在今吉林松原市东三岔河镇东北石头城子。金初废。古县名。辽置,治今吉林省扶余东石头城子。为宁江州治。金废。
唐贞观六年(632)置,治所在戎州(今四川宜宾市)。辖境东自贵州普安、兴义,北达四川宜宾、雷波,西至怒江,包有今云南大部。二十三年(649)废,改置郎州都督。永徽三年(652)复置戎州都督。开元年间辖
在今湖南岳阳市北七里。《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七里山,“宋岳飞讨杨么,屯兵于此”。
①隋开皇十年(590)置,治所在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元和志》卷29:连州“因黄连岭为名”。大业初改为熙平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连州。天宝元年(742)改为连山郡, 乾元元年(758)复为连
亦作睢州。 南宋置羁縻州, 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汪甸瑶族乡。元废。
亦名大洪山。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山阜》:大共山“在县北五十里。高六十仞。与宁国府太平县分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大共山“大共水出焉。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道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营道县 (今湖南道县)。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宁远、江永及江华瑶族自治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道州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