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石县

灵石县

隋开皇十年(590)置,属介州。治所即今山西灵石县。《元和志》卷13灵石县:“因巡幸开道得瑞石,遂于谷口置县, 因名灵石。”大业初属西河郡。唐属汾州。元属霍州。明属平阳府。清属霍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南部、吕梁山东麓、太岳山西麓。属晋中市。面积 1206 平方千米。人口23.7万。辖6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翠峰镇。隋初属平昌县(今介休市)。开皇十年(590年)文帝杨坚巡幸开道获一瑞石,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元和郡县志》);割平昌县置灵石县,属西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属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属汾州。金贞祐三年(1215年)改属霍州,次年复属汾州。元改属。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改属汾州府,四十三年改属平阳府。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属霍州。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8年属榆次专区。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并为介休县。1961年三县分治,恢复灵石县,属晋中专区。1968年属晋中地区,1999年属晋中市。地处吕梁、太岳两山,太原、临汾两盆地之间,汾河中游地区。汾河、静升河、仁义河、交口河、段纯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豆类、高粱、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硫铁、铜、钼、锰、石膏、石灰石、铝土、耐火黏土、石英、萤石、长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采矿、化工、棉织、焦化、机械、建材等。同蒲铁路和108国道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吕祖庙、资寿寺、石膏山风景区、韩信墓等。


猜你喜欢

  • 珠尔格依城

    又作半拉城。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呼兰县东北公家村附近。清屠寄 《黑龙江舆图说·呼兰城》: 松花江 “次东曰涉溲沟,南流径珠尔格依废城东八十四里,注于松花江”。

  • 后堡

    即今江苏吴县西南西洞庭山后堡。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1)设靖湖厅治此。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洞庭西山后堡。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设靖湖厅治此。

  • 滁口

    即滁河入长江之口。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宋史·高宗纪》: 南宋建炎四年 (1130) 十一月,“金人犯滁口”。

  • 不儿罕山

    今蒙古国东北肯特山。蒙古族早期世居于此。《元朝秘史》卷1:“都蛙锁豁儿同弟朵奔篾儿干上不儿罕山上去,都蛙锁豁儿自那山上望见统格黎名字的河。”《史集》(汉译本第1卷第2册):蒙古有一名为不儿罕·哈勒敦的

  • 安福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安福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安福县。明洪武初仍降为安福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安福县为州,治今江西省安福县。属吉安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安福县地。明洪武初复降为县。

  • 宝源县

    1948年由宝昌、沽源二县合并设置,属察哈尔省。治所即今河北沽源县。1950年撤销,复为宝昌、沽源二县。旧县名。1935年由宝昌、沽源两县合置,治宝昌城(今内蒙古太仆寺旗驻地宝昌镇)。1950年撤销,

  • 回中宫

    秦筑,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前220),“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汉书·匈奴传》: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烧回中宫,侯骑至

  • 鸟吊山

    即今云南洱源县西南凤羽山。郭义恭《广志》曰:“有吊鸟山,县西北八十里,在阜山。众鸟千百群共会,鸣呼啁哳,每岁七月、八月晦望至,集六日则止,岁月六至。雉雀来吊特悲。其方人夜然火伺取,无嗉不食者以为义鸟,

  • 信宁县

    唐武德二年 (619) 改信安县置,属义州。治所在今四川武隆县东南。五年 (622) 属晋州。贞观四年 (630) 自故城移治今江口场 (旧名信宁场),十一年 (634) 属黔州。北宋嘉祐八年 (10

  • 独石城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明宣德中为开平卫治。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置独石口厅于此。民国初为独石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