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台山

灵台山

①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寰宇记》卷83绵州彰明县:灵台山“在县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汉张道陵升仙之所”。《方舆纪要》卷67彰明县“大华山”条内:“县北二十里有灵台山。山高秀。亦名天柱山。”

②亦名云台山、天柱山。在今四川苍溪县东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阆中县“名山灵台”。《太平御览》卷44引《十道记》:“灵台山在县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张道陵升真之所。”

③一名印台山。在今四川三台县南。《方舆纪要》卷71潼川州:灵台山“在州南百里。山形如台,高耸云溪”。上有南宋绍熙间建云台观(又名佐圣寺)。今寺为明、清重建。

④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方舆纪要》卷57安塞县:灵台山“在县(今沿河湾镇)北五里。巨石高险,旧建云台观于其上”。

⑤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其西二里有曹谷。宋敏求《长安志》卷17渭南县:“灵台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明曹学佺《名胜志》:“山顶方平,故以台名。”


猜你喜欢

  • 宜兴府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宜兴军置,属常州。治所即今江苏宜兴市。二十年 (1283) 降为县,次年又升为府。元贞元年 (1295) 改为宜兴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宜兴军置,治今江苏省宜兴

  • 木饮州

    在今海南省海南岛上。《寰宇记》卷169琼州文昌县:“其俗以土为金,器用瓠瓢,无水,人饮木汁,谓之木饮州。”又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4:“木饮州,珠崖一州,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

  • 平羌堡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银川市西南四十里平吉堡。清有把总外委驻防。

  • 高作庄

    即今江苏建湖县西北高作镇。旧属盐城县。清光绪 《盐城县志》 卷1: 高作庄在 “县治西北约百里”。

  • 自来峰

    又名北台。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与挂月峰相连。峰顶有黄龙祖师殿。峰下有云罩寺。清道光《蓟州志》卷2:“按拙庵《盘山志》载:峰顶旧有无梁殿,辽建中供黄龙祖师铜象高三尺余。”

  • 常熟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常熟县置,属平江路。治所即今江苏常熟市。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常熟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常熟县置,治今江苏省常熟市。属平江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

  • 永平村

    在今广西浦北县北。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明初于此置永平巡检司。

  • 泥橙口

    又名泥登、泥澄。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北。清光绪 《畿辅通志》卷68《关隘》: 泥橙口 “在 (赞皇) 县西一百二十里,赴平定州必由之路,道险仅容一人。内连黄沙岭,外通乐平乡,旧设外委一员戍守”。

  • 巴岭

    即今川陕边界之大巴山。《水经·漾水注》:宕渠水“西北出南郑县巴岭,与槃余水同源派注,南流,谓之北水”。《元和志》卷22兴元府南郑县:“巴岭,在县南一百九里。东傍临汉江,与三峡相接。山南即古巴国。”

  • 泹津渡

    即今湖南津市市。明宪宗时置三州驿于此。清名津市渡。《清一统志 ·澧州》: 津市渡 “在州东二十里”。津市镇在渡口,清设澧州通判,又尝寄州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