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溆水

溆水

在今湖南溆浦县南。古名序水。亦曰溆川。又名双龙江。源出鄜梁山,西北流入沅。《楚辞·九章·涉江》: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古称溆浦,又称双龙江、溆川。溆,又作序(《汉书·地理志》)。又名序溪。《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之所如。”即指此水。沅江支流。在湖南省西部。源出杭乐山南麓,流经溆浦县之黄茅园、龙潭镇、卢峰镇等地,在大江口入沅江。途纳龙王江、三都河、四都河等支流。长143千米,流域面积3290平方千米。富水力资源,建有芹江水电站。中游有明代建的千工坝。


猜你喜欢

  • 葵园峡

    即葵园狭。在今甘肃兰州市西。

  • 兴教寺

    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西韦村。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总章三年(670)为迁葬高僧玄奘遗骨而建。唐肃宗题塔额“兴教”二字,故名。清同治年间曾被兵火焚毁。1922年和1939年两度重修。寺西慈恩塔院内,有玄奘

  • 金东谿

    又作金冬谿、金栋谿。治所即今西藏朗县东金东。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5 《部落》 中有金东。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金东谿。1960年并入朗县。“金东”,藏语意为一千种饮料 (琼浆)。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在今

  • 风陵津

    即风陵渡。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黄河北岸。《元和志》卷12河中府河东县:“风陵故关,一名风陵津,在县南五十里。魏太祖西征韩遂, 自潼关北渡,即其处也。”黄河重要津渡之一。即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南黄河北岸之风陵

  • 虎尔喀河

    唐名忽汗河,金名活罗海川,元名胡里改江,明又名忽儿海河、呼尔海河。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之牡丹江,为松花江支流。《东三省舆地图说》: 清初 “称虎尔喀,又作瑚尔喀、呼尔喀、库尔喀,今称牡丹江,皆音之转

  • 细沙溪

    在今湖北宣恩县东,为忠建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82东乡五路安抚司: 细沙溪在 “司东二十里。自施州界东门山流经此,下流入龙平溪”。

  • 背牛顶

    一名胜水岩。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四十五里黄牛顶。海拔895米。《清一统志· 永平府一》“箭笴山” 条下: “东北为胜水岩,以西其巅尤狭,置木梯以行,俗呼为背牛顶,以山后有石如牛,故名。”

  • 永清镇

    金置,属颍上县。在今安徽颍上县境。(1)在河北省永清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88.6平方千米。人口12.2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清,人口3.4万。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永清县,取“河水永清”之意。

  • 五涧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1南凉录:秃发傉檀弘昌四年(405),秦姚兴以凉州授傉檀,“傉檀率步骑三万,次于五涧,遂入姑臧”。《水经注》卷40:清涧水“俗亦谓之五涧水也,出姑臧城东,西北流

  • 宣武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故城北。《晋书·山涛传》: “ (武) 帝尝讲武于宣武场。” 又《惠帝纪》: 河间王颙、成都王颖逼京师,“帝旋军于宣武场”。《方舆纪要》 卷48河南府洛阳县: 宣武场“在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