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1927年 “马日事变” 后,湘东、鄂南、赣西地区的党组织,在毛泽东领导下,组成工农武装,举行秋收起义,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7月,共产党人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了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后改编为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后来红五军主力于12月到达井冈山,另 一部分坚持当地游击战争。1930年5月,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六军 (后改编为红六军团的第十六师),建立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31年7月,成立了中共湘鄂赣省委。同年9月,成立了湘鄂赣工农民主政府。根据地发展到湖南的平江、浏阳、岳阳、湘阴,湖北的通城、崇阳、通山、蒲圻、咸宁、阳新、大冶,江西的修水、宜春、铜鼓、万载、奉新等县。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红十六师的部队,在当地继续坚持斗争。


猜你喜欢

  • 感德场

    唐开成中 (836—840) 析长溪、宁川及古田地置,即今福建省宁德市。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 升为宁德县。唐开成中析长溪县宁川及古田地置,即今福建省宁德市。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

  • 万年大山

    在今四川高县东南五十里仁爱乡(老王场)。清同治《高县志》卷6:万年大山“在老王场后,山高大。同治二年正月,蛮匪自珙邑恒丰场窜老王场,果后营布政使刘岳昭督兵来场护卫,营扎前后山,相为犄角,击退贼匪,民赖

  • 仙宫河

    即今陕西洛川县南仙姑河。《方舆纪要》卷57洛川县:仙宫河“在县南。下流入洛”。

  • 楠木峡隘

    在今江西信丰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信丰县: 楠木峡隘 “在县北。路出赣县、南康,有一夫当关之险”。

  • 陕西三边

    总督名。明弘治十年 (1497) 遣重臣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十五年后或设或革。至嘉靖四年 (1525) 始定设,初称提督军务,七年改提督为总制,十九年改为总督三边军务。驻固原州 (今宁夏固

  • 杨桃溪

    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河。《元丰九域志》卷7:东关县有杨挑溪。《清一统志·潼川府一》:杨桃溪“在盐亭县东南。……《旧志》:在今县东南五十里。自西充县流入,合盐亭水。按《舆图》:杨桃溪在蓬溪县西,在县东

  • 彩塘市

    即今广东潮安县北彩塘镇。清光绪 《潮州府志》 卷14: 海阳县 “墟市” 有彩塘墟。

  • 万阳山

    又作万洋山。古名石含山。在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属罗霄山脉中段。《方舆纪要》卷80酃县“云秋山”条下:“又万阳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周三百里。上多古木怪石。”

  • 泥山

    在今四川天全县东。《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泥山 “在司东三里,四时积雨、山多泥泞。一名梅岭,以梅赏生其上也”。

  • 思蒙水口

    思蒙江注入岷江之口。在今四川青神县南瑞峰镇。《旧唐书·地理志》 青神: “本治思蒙水口,武德八年,移于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