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谷县

清谷县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南平州。治所在四川今重庆市东南,巴南区清和乡。八年 (634)属霸州。十三年 (639) 废入南平县。


猜你喜欢

  • 金肃军

    即金肃州。辽重熙十二年 (1043) 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城塔村古城。又称金肃州。辽重熙十二年(1043年)伐西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北纳林。重熙十九年“夏人侵金肃军,败之”,二十

  • 平塘墟

    即今广东罗定市东苹塘镇。清康熙《罗定州志》卷2有平塘墟。

  • 天门寺

    在今安徽萧县东南四十里天门山口。元至元中建。明宣德年间(1426—1435)重修。原有殿宇在抗日战争时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二十余间。四周古木参天,苍翠葱郁。层峦起伏,怪石嶙峋,若虎若牛,若马

  • 色仁孜宗

    又名色或晒仁则。即今西藏萨迦县东一百八十余里之赛。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色仁孜宗。1960年并入萨迦县。

  • 绕 (遶) 翠江

    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遶翠江 “在 (卧龙番长官司)司治南。自山涧中绕流而东,亦入都泥江”。

  • 路南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澂江路。治所即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当地彝语称鲁乃,“鲁”为石头,“乃” 为黑色,意即长满黑石头的地方。明属澂江府。1913年改为路南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

  • 草湾河

    在今江苏淮阴县东。《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范家河” 条下: 草湾河 “在府西二十里淮河北岸,南对清江浦。嘉靖三十二年,淮河旁决于此,分流成河。万历四年,河臣吴桂芳复开浚之,后通塞不时。十七年,河

  • 灵觉寺

    明建。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美岱召。

  • 张把

    即张杷寨。在今四川三台县南。《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高仁厚讨东川帅杨师立,别将“杨茂言走至张把,乃追及之”,为仁厚所斩。

  • 秋林夏馆山

    在今河南内乡县北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秋林夏馆山 “泉石甚胜,湍水出焉”。